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湖口县:多措并举开展整治售假劣肉制品和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见成效

发布时间:2025-11-07 15:47:33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截至10月底,该县肉制品类生产经营主体407家,其中畜禽肉经营主体179户、水产类145家、卤味等熟食类83家。抽检肉制品164批次。发现问题7起,立案20起,结案14起,罚没金额2.619724万元。向县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1条,向县公安机关移送问题线索6条。农村及城乡结合部食品流通主体647家,农村食品生产小作坊124家。立案38起,结案29起,处罚金额8.5615万元。近日来,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县政府常务会汇报时提起全县“整治售假劣肉制品和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安全”专项集中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时,湖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汇报道。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筑牢全县肉制品市场安全防线,今年以来,湖口县市场监管局聚焦肉制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全链条,深入开展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行动。

强化组织部署 多方联动抓落实

压紧压实“四方责任”。湖口县食药安办牵头出台了《湖口县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的整治方案》《湖口县开展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九项整治方案》《2025年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整治任务清单》,成立领导小组,专班化运作,明确职责和任务,压实专项整治(主体、监管、属地和行业)“四方”责任,以“时、度、效”多维度落实好集中整治。

宣传矩阵同频共振。通过“政务+媒体”深度融合,联合县公安局发布《致全县线上线下肉制品生产经营者的提醒告诫书》《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肉制品违法线索公告》,通过湖口发布、融媒体、12315等线上渠道和在农贸市场张贴海报等线下宣传,高频调度有力有效。局党组书记既挂帅又出征,县局党组围绕《整治清单》确定的任务,一月一专题,点评调度、推动重大问题解决;分管领导围绕整治突出问题,一周一研判,整合力量、协同推进。截至目前,县局党组会专题调度8次,解决肉及肉制品快检试剂购买等具体问题5个。

建立“互联网+AI监管” 提升科学监管

建立数字监管机制。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互联网+AI监管”工作,坚持“线上瞄靶、线下打靶”,400余家AI摄像头覆盖20%,80余个关键点位;联合美团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目前有30余家美团外卖商家接入互联网监管。为提高监管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该局加大肉制品抽检力度。科学制定抽检计划,增加抽检频次和覆盖面,对高风险产品、高风险指标进行重点监测,及时发现问题产品。截至目前,已完成肉制品抽检7批次,合格率100%。建立风险研判机制。联合县农业农村委、县公安局等部门建立“检查—整改—复核”闭环管理机制,重点对肉制品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风险以及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进行研判,开展全县猪肉定点屠宰企业集中约谈和风险研判1次,梳理风险隐患5个,加强对肉制品全链条监管。

严控风险抓源头,重拳执法保安全

关口前移源头管控。组织执法力量对农村集贸市场、小商店、小餐馆、食品加工小作坊,对肉制品生产企业、小作坊烧烤店、大排档、农贸市场、屠宰场等重点场所拉网式排查,建立动态监管台账,对行业经营主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联合组织从业人员专题培训3场,覆盖全县生产企业、大型商超负责人,农贸市场、生产加工小作坊、农村聚餐经营人员200人次,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重心下移综合施治。联合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委等部门对冷库、校园食堂、屠宰场、食品生产企业等重点场所开展暗访摸排,深挖线索源头。截至目前,开展联合执法6次,累计突击检查校园食堂、火锅类餐饮服务单位10余家、禽畜屠宰点3处。同时,注重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印发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等制度2个,完善了线索通报、案件移送、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

监管下沉违法严惩。采取“穿透式监管”模式,从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餐饮环节三端发力,严厉查处制售假劣肉制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期间,已对全县相关生产经营主体407家开展了现场检查,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8份,共处罚没款3万元,收缴假冒伪劣食品3公斤。其中,肉及肉制品责令整改2户,肉及肉制品罚没款2万余元。

下一步,湖口县市场监管局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巩固整治成果,确保全县人民群众吃上安心肉、放心食品。

(供稿人:董天琪)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