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协同

山西晋中市生态环境局:深耕生态治理 焕新青绿满城

发布时间:2025-11-07 16:33:39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十四五”期间,晋中市生态环境局坚决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高标准推进生态环保工作,通过持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推动多项体制机制落地见效,实现了晋中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稳步提升。

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始终将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晋中市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五年来,晋中市市县两级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通过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泓清水入黄河”等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持续深化绿色发展理念,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晋中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始终,以高水平保护推动晋中市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聚焦汾河谷地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聚焦汾河流域重点断面水环境质量提升,强化污染物排放精细化分类管控,制定实施《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差异化管控“十五条”》,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方面,全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序推动工业提标改造,全面实施工业炉窑替代,稳妥推进清洁取暖改造,持续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积极开展季节性污染攻坚,认真抓好应对气候变化,晋中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53,较“十三五”末改善29.4%;高质量指标PM2.5浓度28微克/立方米,为历史以来最低值,首次达国家二级标准,较“十三五”末改善35.7%;主要污染物SO2、CO、NO2连续5年稳定达国家一级标准。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汾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攻坚。全力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全面加强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监督管理,建立汾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强化重点流域差异化管控,晋中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考王庄桥南断面稳定达Ⅳ类水质,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COD、氨氮、总磷较“十三五”末分别改善10%、13.7%、71.6%、49.5%;汾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超标率较“十三五”末下降21.4个百分点。同时,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深入开展耕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推进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整改;加强优先监管地块土壤污染管控,全面完成优先监管地块重点监测工作。晋中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稳定保持100%。

自然生态保护进一步强化。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左权县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顺县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顺华北豹群的重要栖息地》作为山西省唯一保护典型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

环保审批服务进一步优化。精简审批事项和环评报告类型、拓宽豁免和承诺范围,“十四五”以来共备案2845件,办理“一表式”环评报告62件,豁免文件850件,办理承诺制120件。晋中在全省首家出台“打捆环评”审批制度,减少重复评估,降低企业成本。实行排污许可和辐射安全许可“全程网办”,证照免费邮寄,实现由“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五年来,免费邮寄证照共计275件。建立绿色审批通道机制,全流程入企帮扶,特别是对民生保供和重点工程项目实行即报即审。

执法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坚持“刚柔并济”,强化执法监管和帮扶指导,为污染防治攻坚提供坚强保障。坚持“刚性”执法,采取“技防+人防”手段全天候监管,实行“分管领导-网格长-网格员”网格化监管,开展跨县域异地交叉执法,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专项化”“点穴式”执法督察检查,严厉打击违法排污等环境违法问题,“十四五”以来晋中市累计实施行政处罚1845件、罚款1.98亿元;同时,突出“柔性”帮扶,出台执法监督正面清单,减少对清单内企业检查频次,做到“无事不扰”,注重执法与帮扶并重,帮助企业解决环境管理问题,筑牢企业环境底线。(李翔宇)

责任编辑:刘玉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