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变迁的洪流中,工业遗产如何重获新生,并与当代人的生活情感产生新的链接?重庆市南川区近日在红山铸造厂旧址举办的一场文旅消费季启动仪式,给出了一个充满温情与创意的答案。这场活动摒弃了传统的典礼模式,以“场景沉浸+情感共鸣”为核心,巧妙串联工业记忆、家宴团圆、民俗体验等多重元素,成功构建了一个全域联动、双线驱动的文旅消费新格局,为南川的文旅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老工人们走进承载他们青春与汗水的厂区旧址
启动仪式别出心裁,没有固定的主席台和冗长的讲话,取而代之的是老工人们在志愿者引导下,重新走进承载着他们青春与汗水的厂区旧址和车间记忆点。斑驳的墙体、旧时的机器部件,瞬间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然而,与往昔不同的是,沿途设置的特色茶饮、本地农特产品展销等“温情补给站”,将深沉的情感回归与即时性的消费体验无缝融合。老同志们品着香茗,看着如今热闹的景象,感慨万千,情感需求在熟悉的场景中得到慰藉,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拉动了现场消费。
老工人们共赴一场热气腾腾的“刨猪宴”
午间时分,一场热气腾腾的“刨猪宴”将活动推向一个小高潮。这不仅仅是一顿象征团圆的乡土盛宴,更是一个推广本土优质食材的生动平台。桌上摆放的皆是南川本地出产的农副产品,滋味纯正,乡情浓郁。席间,老工人们分享着过去在厂里奋斗的故事,年轻一代则聆听着历史的回响,互动环节的设置让代际间的交流更加顺畅。这场家宴,吃的是团圆,品的是文化,带动的是实实在在的餐饮与文创消费。
当日下午,活动的余温持续蔓延。老工人们和闻讯而来的游客们一同参观了精心布置的家庭记忆馆,里面陈列的老照片、旧物件,无声地诉说着一个个家庭的变迁与南川的发展。与之相邻的民俗集市更是人头攒动,剪纸、竹编等传统手工艺现场展示,吸引了大量目光。活动方巧妙结合了时下流行的直播带货和明信片定制等互动形式,游客在线下体验、购买实物商品的同时,也能通过线上平台分享、传播,甚至进行二次消费,有效形成了“线下深度体验、线上广泛引流”的双线消费场景,打破了时空限制。
整场活动,像一条细腻的情感纽带,将南川独特的工业文化、民俗风情与现代消费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不再是简单的“看”与“被看”,而是通过营造“可回味、可消费、可传播”的沉浸式体验,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为故事的亲历者和传播者。这种模式,不仅盘活了红山铸造厂旧址这类工业遗存,更探索出了一条以文化赋能旅游、以旅游带动消费、以消费促进传承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据红山铸造厂旧址所在的南平镇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南川区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在地文化资源提供了宝贵经验。目前,南川区正在深入研究如何结合该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更多元、更具吸引力的文旅消费新场景。这场别开生面的启动仪式,无疑为南川文旅产业的创新升级开了一个好头,预示着这片土地上的古老记忆与崭新活力正携手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文/陈必勋 图/重庆市南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