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和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的“水韵江苏·家门口享非遗”盐城站展示活动在潮味儿十足的东大门KK-PARK盛大举行。古老非遗融进城市的烟火日常为盐城市民及八方游客献上了一场可感、可触的沉浸式文化大餐,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展开一场对话与碰撞。
活动现场,一针一线勾勒千年智慧,一凿一铲雕刻时光印记,一歌一舞演绎地域精魂,皆是文明绵延不绝的鲜活见证。
主办方从全省遴选了72项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并别出心裁地划分为“舌尖非遗”“指尖非遗”“潮玩非遗”和“康养非遗”四大主题板块,让市民和游客可以按图索骥,全方位感受江苏各地迥异的文脉与风情。
在“潮玩非遗”展区,各项非遗技艺焕发出神奇的时尚光彩:来自南京的“回艺”非遗手玩系列,将深奥的传统纹样化作年轻人爱不释手的潮流配饰;金坛面塑的传承人十指翻飞,原本平平无奇的彩色面团,顷刻间就化为栩栩如生的动漫形象;东台葫芦画上的笔墨丹青,讲述着吉祥美好的祝愿,让游客不禁驻足细细把玩;而国家级非遗苏绣的精细雅洁、省级非遗泰州木雕的浑厚质朴,更是让围观市民不时发出赞叹。
苏州碧螺春展位前,茶香氤氲,碧绿的茶汤引得品茗者络绎不绝;南通的糯米陈酒散发着温润的甜香,来上几杯,微醺的感觉刚刚好;宝应的捶藕和鹅毛雪片藕香味十足,工艺精巧,口感甜糯,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而四海驰名的镇江锅盖面摊位前,更是排起了长龙,师傅现场演绎“面锅里煮锅盖”的独门绝技,小小锅盖在沸水中翻滚,浓郁的面香惹得食客纷纷购买品尝。
作为东道主,“盐城八大碗”制作技艺的展位当仁不让地也成为了焦点。那熟悉的地方风味,是刻在盐城人DNA里的家乡记忆,也让外地游客直观地感受到了盐阜大地的好客与丰饶。
11月1日17:30,KK-PARK内华灯初上,“水韵江苏·家门口享非遗”盐城站启动活动准时举行,为这场非遗盛会拉开最绚丽的帷幕。
现场,极具地方特色的《袖舞新韵》惊艳亮相——水袖翻飞间尽展雅韵,瞬间点燃了全场气氛。随后,吴侬软语的苏州评弹《白蛇传·赏中秋》婉转悠扬,创意十足的淮歌潮唱《茉莉花开》新潮灵动,更有趣味盎然的扬州杖头木偶《偶趣盎然》、婉转清丽的非遗民歌《春雨潇潇》、刚柔并济的舞蹈《镌刻初心》、技惊四座的建湖杂技《照影成双》等精彩节目轮番登台,传统韵味与现代活力碰撞交融,为观众奉上一场沉浸式的视听盛宴。
活动中相关部门向江苏省新晋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代表,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以及2025年无限定空间进景区盐盐城市入选单位和优秀案例颁发了荣誉证书。同时,盐城非遗学院与盐城市非遗中心、盐城市博物馆和盐城景区进行了实训签约,为非遗的可持续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水韵江苏·家门口享非遗”活动的精彩,远不止于KK-PARK的主会场。江苏省文旅厅及盐城市经过精心策划,在11月1日—3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系列展示、展销、体验活动,让市民真正实现“家门口享非遗”。
从盐城市文化馆的数字沉浸展、实物展,到中国海盐博物馆的制盐课堂;从盐城市博物馆的麦秆画、面塑体验,到江苏省淮剧博物馆的“淮博有戏”;从安丰古镇的“秸”缘金秋,到建湖杂技的周末剧场;从走进响水广场的展销会,到深入阜宁校园的传承课……18项主题各异的配套活动,将非遗的种子播撒到盐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水韵江苏·家门口享非遗”活动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至此次盐城站收官,已走遍全省13个设区市。据悉,至今年12月,江苏省各地将围绕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因地制宜开展各类非遗宣传展示活动500多场。通过这些活动,让非遗更加贴近大众生活,让每一名参与者都能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共同守护和传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盐城市文广旅局办公室)
责任编辑:刘玉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