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政协委员王义:业成不忘家乡情 执着铸就乡村致富振兴梦

发布时间:2025-11-10 11:38:15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在乌兰察布市商业界,提起王义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不仅是因为他是乌兰察布在外创业成功的商业翘楚,更是因为他返乡创业回馈家乡的赤子情怀。

作为推动家乡乡村振兴的代表性企业家,王义的名字频繁出现在政策报道与行业峰会名单里,在不少人想象中,他应该是一位出入皆西装笔挺、谈吐间满是商业术语的模样。可你要是真见了面才发现,他总爱穿一件舒适的白色体恤,一身深色休闲装,脚上穿的是沾着泥土草屑的户外鞋,周身没有任何亮眼的奢侈品,连随身背的包都是普通常规款。但就是这样一位低调的企业家,在分析牛肉养殖市场趋势时,能提前半年预判消费需求变化,果断调整产品结构;面对农户提出的养殖难题,他能蹲在牧场边,用通俗的语言讲清养殖方向,同时敲定 “分红体系+ 保价回购” 的合作模式。他从不用衣着标榜身份,可每一次精准决策、每一个化解危机的举动,都在悄悄证明:真正的运筹帷幄,藏在对行业的深耕里,而非表面的光鲜中。 

京西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义

少年出寒门,追梦路上梅花香

王义,1972 年出生在内蒙古察右前旗乌拉哈一个小村庄。草原的辽阔滋养了他开阔的眼界,乡土的质朴沉淀了他务实的底色,这份从故土中汲取的特质,让他在早年的事业探索中便崭露头角——无论是与行业前辈交流时,总能敏锐捕捉对方潜在需求、以温和从容姿态化解分歧的高情商,还是面对市场机遇时,前瞻性提出 “模式突破 + 资源整合 + 风险管控” 的创业思路,都早早显露出他远超同龄人的成熟与远见,也为他日后带领企业突破、引领商会发展埋下了伏笔。

创业初期,从零到一的起步阶段是最艰难的,当时公司人员缺乏,没有技术骨干,没办法承接大的业务。但王义并未气馁,他一家一家地去谈业务,四处奔波,寻找机会。在王义面前,业务不分大小,即使再小的工程,他也要兢兢业业地把它做好,做到让自己满意,更让客户满意。这个特殊的创业阶段,王义除了担任公司总经理、业务员,还身兼数职,包括采购、保管、财务、厨师。受苦受累王义并不害怕,最怕的就是回款不及时、资金不到位。很多时候,因为资金短缺,业务无法继续,甚至连买菜的钱都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王义经常会因为讨要欠款守在对方公司的门口,一等就是一天一夜,饭来不及吃、水顾不上喝,生怕一不留神就和等待的客户错过。正是因为王义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客户,慢慢的彼此成为了最好的合作伙伴,互相支持、互相信任。长此以往,王义在业界的口碑逐渐树立并且口口相传,为未来王义遍布全国的业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巩固了发展的基础。

纵使离开家乡已逾三十载,纵使在异乡搭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商业版图,王义对家乡味道的眷恋却分毫未减 —— 那是藏在记忆深处的温暖符号,比任何荣誉都更能触动他。只是这份功成名就的背后,始终藏着游子的怅然:没有故乡的味道作伴,再耀眼的成就也难掩“无根”的漂泊感,心总缺了一块与故土相连的踏实。 

归乡建设启新程,深耕故土践初心

2020 年,为积极响应“京蒙协作”号召,王义毅然决然放下异乡已有的事业根基,怀揣着反哺家乡的热忱,投身回乡创业浪潮。他斥资 15.8 亿元,创立了内蒙古京西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不仅以高瞻远瞩的布局打造出涵盖农、养、旅多业态的高端肉牛养殖全产业链,更着力培育 “京西牛”核心品牌,从品种选育到养殖标准,从精准分割到品质把控,全方位塑造高端肉牛品牌形象,为家乡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企业运营中,京西农牧业始终坚守 “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 的原则,构建起农业种植、繁育养殖、集中育肥、粪污处理、精准分割、冷链运输、产品销售、科技研发、农文旅游、零售连锁、餐饮连锁、文化推广十二大业务板块。各板块环环相扣、协同发力,形成坚实的产业支撑体系——农业种植为肉牛提供优质饲料,精准分割与冷链运输保障“京西牛”产品新鲜度,零售与餐饮连锁则打通线下销售渠道,线上平台同步拓展市场,让“京西牛”产品覆盖全国多地。2024 年牛肉产品上市即实现 6000 万元销售额,在行业内树立起亮眼的业绩标杆。

发展路上,京西农牧业始终将“制度化和规模化”作为前行的基石,把 “以人为本、恪守诚信、坚持创新”奉为立足之本——以诚信塑造企业形象,以品质守护“京西牛”市场口碑,以生态理念谋划长远发展。这份坚守与深耕,不仅让“京西牛”品牌赢得消费者认可,也为企业赢得诸多沉甸甸的荣誉:“国家级肉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内蒙古自治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内蒙古自治区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项目” 等称号,以及 “返乡致富带头人”“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乌兰察布市龙头企业” 等认可,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是王义带领企业扎根家乡、以 “京西牛” 品牌赋能产业的生动见证。 

打造文旅融合体,赋京西农牧新活力

在推动京西农牧业发展过程中,王义将文旅融合作为重要方向,倾注心力探索“养殖+旅游+消费”的创新模式,让农牧业与文旅产业碰撞出全新活力。回乡建设之初,他就敏锐察觉到草原资源的多元价值,于是打造45万亩京西大草原,不仅依托牧场构建沉浸式农牧体验场景,更以 2024 年京西牛肉产品上市为契机,借文旅热度带动产品销售,成功将草原从单一生产要素升级为集养殖观光、消费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文旅资产。

在推动京西农牧业文旅融合发展中,王义将目光投向闲置乡村资源,主导开发牛村部落。小老圈村地处 45 万亩京西草原核心区,牧草丰美却因缺产业支撑,近 90% 村民外出,老旧院落闲置。王义团队考察后,敏锐发现其西北传统民居肌理与紧邻牧场的双重文旅优势,决定精准盘活这片土地。开发中,王义带领团队坚持“修旧复刻 + 功能升级”:加固坍塌土坯房,保留屋顶、土炕等传统元素,增设卫浴、地暖等现代化设施;将杂草院落改造成铺石板路、种格桑花的草原风情庭院。同时,打造 “牛村消夏避暑季”,推出星空露营、飞天烤全牛等活动,吸引游客避暑,让荒村变身 “季节型文旅目的地”,为家乡文旅发展添新活力。

为进一步丰富文旅业态,王义还巧妙联动体育赛事与季节特色:2025 年独家赞助蒙超联赛乌兰察布球队,不仅通过赛事传播地域农牧文化,更通过球队赛事搭建起流动的“乌兰察布名片”,球队球衣印刻的“京西牧业”标识随赛事直播走向全国,中场休息的“京西小牛牛”将牛文化与蒙古元素以及现代啦啦操相结合,让更多人透过赛事认识乌兰察布的农牧魅力与文化底蕴。京西农牧业对乌兰察布队的独家战略赞助,早已超越单纯的资金支持,成为串联体育活力、地域文化与乡村振兴的纽带,为足球事业与地方发展注入双重动能。 

怀乡心藏三十载,掌舵津乌架桥梁

2025 年,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期盼落在王义肩上——经全体商会成员一致推举,他正式出任天津乌兰察布市商会第二届会长。这一身份背后,藏着特殊的分量:作为乌兰察布市在天津落地的首家商会,它本就是两地经济文化交融的“里程碑”;而王义的当选,既是同仁对他多年深耕产业领域、兼具责任与远见的高度认可,更让这座连接津乌两地的“沟通桥梁”有了更坚实的掌舵者。

上任后,王义迅速以实干姿态激活商会活力,不仅多次积极组织会员单位进行考察走访、推动建立两地企业常态化对接机制,助力资源共享与项目合作,更精心策划特色交流活动增进两地情感联结。2025年夏季,他策划举办“津乌同心・草原徒步行”活动,组织天津会员企业代表走进乌兰察布的京西草原,沿着牧草丰美的徒步路线感受家乡的生态魅力,途中穿插农牧文化讲解、特色产品品鉴等环节,让天津企业家直观了解乌兰察布的产业优势与发展潜力。

为将商会实地考察的合作意向转化为实质成果,10月24日,王义再度牵头举办津乌两地发展“共创未来”发展座谈交流会。各会员单位代表、商会专家团成员共四十余人齐聚一堂,现场氛围热烈而专注。王义明确将 “共话发展、共献良策” 作为交流会核心,引导大家围绕企业成长与商会建设展开深度探讨。会上,他鼓励会员单位代表结合自身行业属性与经营实际畅所欲言 —— 代表们不仅细致复盘了前三个季度面临的市场挑战,分享应对经验,更积极展示核心业务的突破成果;同时清晰阐述了后一个季度的发展规划,从拓展区域合作版图到升级产品服务体系,每一项计划都紧扣两地协同发展需求。

在王义的带领下,两地间的资源对接更高效、企业协作更紧密、情感联结更深厚,夏季徒步传情、秋日座谈务实,商会真正成为津乌两地协同发展的 “新引擎”,这份推举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持续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深耕公益三十春,责任坚守显担当

“故土情深,人皆有之,我亦不例外。”与王义交谈时,注意到他眼中满是对家乡的热爱,“我始终坚信,只要每个人都愿为故土倾注心力,家乡定能在众人的携手共建中,绽放更动人的模样。”这份对家乡的爱,早已刻进他的骨子里——无论身处异乡的繁华,还是站在事业的高处,他始终将家乡的需求放在心上,言语间藏着笃定的承诺:“若家乡有需,我必挺身而出。”

谈及当下的选择,王义始终保持着谦逊与感恩:“我能走到今天,离不开身边人的鼎力相助,更离不开党和国家好的政策托举。如今我虽略有成就,却从不敢忘这份幸运的重量,唯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家乡的发展添一份光、一份热,才算不负这份沉甸甸的支持。”他的话语没有华丽辞藻,却字字透着真诚,让人体会到一位企业家对故土的深情、对社会的责任,以及藏在成功背后的感恩与担当。

自2002年为失学儿童送出第一笔帮扶款起,王义的公益脚步便从未停歇,这一坚持,便是近三十年。纵使事业日益繁忙,岁月悄然流转,他对公益的热忱始终未减——二十多年来,他记挂着幸福院的孤寡老人,年年送去生活所需的温暖;关注着民生冷暖,从偏远山村的校舍修缮到跨省域的就业帮扶,哪里有需要,哪里便有他的身影;疫情来袭时,他及时捐赠价值350万的检测仪器筑牢防疫屏障;教育发展中,他设立基金助力孩子成长…… 累计5800万余元的投入,没有声势浩大的宣传,只有日复一日的默默践行,他的公益行动里,藏着“雪中送炭”的务实,更藏着“久久为功”的深情。这份跨越山海、覆盖多方需求的坚守,早已融入他的日常,成为人生中最温暖的底色,也让“责任”二字在时光里愈发厚重。

如今,在王义的带领下,京西牧业更将这份责任延伸至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通过四大联农机制,企业像纽带般串联起 65 个村集体,让大家共享发展红利;500 个直接就业岗位、2800个间接就业机会,为村民打开了在家门口增收的大门,“务工+分红”的双重收益,让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公益与产业相生相伴,王义用实际行动,正在一步步绘就着共同富裕的温暖画卷。

从三十年创业路的摸爬滚打,到回乡创立京西农牧业、以全产业链赋能乡村振兴,再到近三十年公益路上的默默坚守,王义始终将 “反哺家乡” 的初心镌刻在每一步行动里。京西农牧业的蓬勃发展,既是他产业报国的见证,更是他扎根故土的底气。谈及未来,他目光坚定:“接下来,我会在做好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工作的同时,继续为家乡发展多提实策;作为天津乌兰察布商会会长,更会带动会员回乡投资,把更多资源带回故土。” 这份跨越三十载的乡土情怀与担当,早已超越个人事业范畴。未来,王义必将以京西农牧业为支点,在助力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持续深耕,书写更多温暖有力的新画卷。(王雅艺)

责任编辑:蔡劲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