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网购狂欢季,快递包裹藏风险,新型毒品常伪装,警惕陷阱护平安!”近日,陕西省延安强制隔离戒毒所“张思德”法治宣传队走进甘泉县职业中学,以“防毒护‘购’·青春无毒”为主题,为400余名师生上了一堂“接地气、贴生活”的禁毒法治课。
宣传队干警结合“双十一”网购场景,聚焦新型毒品伪装陷阱展开讲解。“书籍、茶叶里面可能藏毒,就连快递纸箱的夹层都可能被毒贩利用成为藏毒空间!”干警一边揭露快递藏毒的隐蔽手段,一边拿着仿真模型,详细拆解含LSD的新型毒品伪装成邮票、贴纸、贺卡通过快递流通的骗局。针对青少年网购习惯,重点剖析“朋友圈代购减肥药”“游戏群兜售‘提神糖’”等常见涉毒套路,结合多起青少年误入涉毒陷阱的典型案例,揭露这类网红产品“看似无害、实则含毒”的真相。反复强调网络购物必须坚守“不明包裹不拆、陌生链接不点、可疑物品不碰”的安全准则,务必选择正规平台购物,收到来历不明快递及时核对寄件信息,遇到可疑情况第一时间向老师或警察报告。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除了网购,在KTV、酒吧等娱乐场所也会有藏匿毒品的现象。”互动问答环节中,干警提问后有同学举手:“在网上的案例中看到过夜店里有‘神仙水’,看着像饮料,其实是毒品!”干警点头:“这类‘毒饮料’有可能会出现在娱乐场所,它外观和普通饮料相似,普通人很难辨别。更隐蔽的是,毒贩还会在QQ群、微信群里发‘带瓶水来’等‘聚会暗号’,实则传递‘神仙水’这类毒品。”她提醒同学们不管是线上群组还是线下场所,面对不明物品坚决不碰、可疑邀约果断拒绝,时刻保持警惕心。
活动还设置了“禁毒套圈圈”“拒毒大转盘”等趣味互动游戏,将禁毒知识、辨毒技巧融入轻松的游戏氛围中,让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加深记忆。“原来毒品不仅藏在快递里,社交群、娱乐场所也有陷阱!”同学们纷纷表示进一步认识到了毒品的伪装性和危害性,今后在生活中要保持警惕,不断提高自身对毒品的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自觉远离毒品陷阱。(刘焱、王凤慧、田向东)
责任编辑:刘玉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