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建设

广西苍梧:一片叶子的富农密码与文化远行

发布时间:2025-11-11 16:37:23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霜降后的广西苍梧县六堡镇,晨雾在黛色茶山间流转。苍梧县六堡镇瑶家雪兰六堡茶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里,祝雪兰的手掌在鲜叶间翻飞,“这温度得靠手劲控,差一度就失了韵味”。这位54岁的党的二十大代表、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脚下的土地,正书写着六堡茶跨越千年的新传奇。随着2025中国黑茶大会—2025梧州六堡茶文化节日渐临近,这片浸润着茶香的土地,正以产业振兴的强劲脉动,向世界发出邀约。

千年茶香的时空穿越

“六堡茶是刻在南洋华人骨子里的记忆。”马来西亚六堡茶协会会长郭俊邦的话,道出了这种黑茶的传奇履历。在六堡镇六合码头,年逾古稀的茶商蒋永春指着河面:“百余年前,从岭南八桂大地东部的苍梧县六堡镇六合码头启航,满竹筐的六堡茶搭乘竹排顺江而下,后经梨埠、肇庆至广州十三行,销往香港或再度远漂南洋……养活了无数下南洋的华工。”​

这段始于1500多年前的传奇,在清代《苍梧县志》中留下“味醇隔宿而不变”的记载。19世纪中叶的马来西亚锡矿场,“今日有六堡供应”的木牌曾是最有效的招工广告——湿热环境中,六堡茶的祛湿功效成了华工的“救命茶”。新中国成立后,华工“下南洋”渐成历史,但远赴重洋的六堡茶已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扎根,逐渐融入当地生活。今天在吉隆坡、槟城、怡保、马六甲等地,茶馆与餐厅里常见到色泽深褐、带有槟榔香气的岭南六堡茶,“闲时品六堡”成为不少马来西亚华人休闲日常。

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跻身世界非遗名录,六堡茶制作工艺作为核心代表位列其中。“我从小就看着外公外婆制作六堡茶,杀青、揉捻、干燥,每一个步骤都要很细致,做出来的茶才又香又耐泡。”祝雪兰说。这门古老技艺,如今正成为产业振兴的文化根基。

“2000年以前,茶园大片撂荒,外地人都没听过六堡茶。”祝雪兰的记忆里,曾是六堡茶的低谷期。​

这场产业革命的背后,是政策与市场的同频共振。2004年梧州将六堡茶纳入农业重点扶持,2014年其制作技艺晋级国家级非遗,2021年生态茶园建设大会战全面打响……苍梧县茶业局的统计数据绘出震撼曲线:全县茶园达20.5万亩,2024年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较2021年实现翻倍增长。苍梧县340家涉茶合作社织就帮扶网络,6.5万人实现家门口就业,2.1万农户从中获益。

苍松茶业的智能化车间里,厂长蒋朝晖展示着企业的“底气”:“作为行业唯一拥有四大经济体有机认证的茶企,我们年销200吨,产值5000万元。”在梧州海关实验室,工作人员正为出口茶叶做检测,2024年梧州口岸六堡茶出口量达87.5吨,货值近千万元,马六甲仓的建成更让“南洋陈化”成为新卖点。​

千家万户的致富答卷

“培训前做的茶又苦又涩,一斤卖不上50元;现在按标准做,能卖到250多元。”山坪村茶农陈勇超的蜕变,是六堡茶富民效应的缩影。这个曾靠八角维生的汉子,如今管理着50多亩茶园,每年增收近10万元。

祝雪兰的培训课堂见证着更多改变。自2009年起,她累计培训茶农2000余人次。在她的带动下,苍梧县六堡镇瑶家雪兰六堡茶专业合作社联合70多户茶农种植5000多亩茶园,年收购茶青近35万公斤。“以前出门打工顾不上家,现在采茶每月能赚5000多。”正在茶园采茶的山坪村茶农梁盘金说。

数字科技助力六堡茶产业再腾飞。苍梧县沁怡六堡茶业专业合作社的368个茶园网格实现智慧化管理。区块链溯源系统完整记录每批原料信息,当土壤含水率低于18%时,智能灌溉系统自动启动;搭载AI算法的无人机巡园,可提前14天精准预警病虫害。这种“科技大脑+传统经验”的融合模式,使合作社茶叶出口检测通过率从82%跃升至98%,2024年欧盟订单量同比激增210%。目前,苍梧县已建成1.19万亩智慧生态数字茶园,部署6条全自动加工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超3000吨。茶产业大数据平台与“苍梧茶数”APP构建起数字化管理中枢,推动100个重点茶园实现从田间到茶杯的全链条质量追溯。

合作社负责人谭爱云正在指导社员们揉捻茶青。这位非遗传承人创办的合作社辐射5000多亩茶园,培养出数十名手工制茶能手。“从技术到销路全程帮扶,让茶农种得放心、卖得舒心。”谭爱云的话,道出了联农带农的核心密码。

茶旅融合的未来图景​

“既能采茶制茶,又能看非遗巡游,这样的体验太特别了。”在2025苍梧六堡茶文化宣传周上,广东游客李女士的感受颇具代表性。5G直播镜头下,茶园开茶仪式、古法制茶展演吸引百万网友“云打卡”,这正是“茶文化+”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茶船古道遗址建设现场一片忙碌,这里将串联起六合码头、古茶庄等景点,与新建的六堡茶博物馆形成文旅环线。“我们要让游客走当年的茶路,品古今的茶香。”六堡镇镇长苏虹萍介绍,配套建设的5000亩生态茶园、标准化生产车间已初具规模,将迎接八方宾客。​

在苍松茶厂的展厅里,茶月饼、茶护肤品等衍生品琳琅满目,针对东盟市场设计的便携装茶叶供不应求。“马来西亚客户说这里的气候存茶‘一年顶三年’,我们正建跨境产业园。”销售经理李培勇介绍。

近年来,苍梧县打造“茶旅+民宿”“茶旅+康养”等融合模式,黑石山茶厂推出的“茶膳宴”成为网红打卡项目。“节假日一房难求,客人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就为体验‘晨起采茶、午间制茶、傍晚品茗’的慢生活。”六堡精舍民宿负责人谢妮感慨。2025年国庆假期,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9.17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6%和14.3%。

即将启幕的2025中国黑茶大会—2025梧州六堡茶文化节,更将这场文化盛宴推向高潮。据悉,在六堡茶的故乡,苍梧县六堡镇也绽放出六堡茶浓厚文化韵味,中国六堡茶交易中心“开市”仪式、六堡茶核心产区第一仓“开仓”仪式、中国六堡茶第一街“开街”仪式、第三届六堡茶秋季“开茶”仪式、六堡茶精品加工园区“开园”仪式、黑石六堡茶源博园“开园”仪式与封茶大典等活动在此依次登场。其间,还将开展传统工艺六堡茶展览展销,并通过“百名茶商进六堡、百名主播传六堡”活动,打造网络传播爆点,助推六堡镇核心区知名度再上新台阶。“这不仅是展会,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苍梧县县长张东方表示。​

夕阳西下,六堡镇的茶山上,杀青的香气与远处的炊烟交融。从茶船古道的竹排到数字茶园的传感器,从养家糊口的“救命茶”到乡村振兴的“金叶子”,六堡茶的千年故事正在书写新的篇章。正如祝雪兰在制茶日记中所写:“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希望,每一缕茶香都连接着未来。”而这场即将到来的茶文化盛会,终将让这份希望与茶香,飘得更远、更醇。(廖伟)

责任编辑:蔡劲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