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融合

滨州市沾化区富源街道:标准筑基 文化赋能 打造乡村青年旅舍“好客服务”新标杆

发布时间:2025-11-12 09:24:29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富源街道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与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要求,以沾化时光青年旅舍为重点项目,积极探索“标准引领、文化融合、产业联动”的乡村旅舍发展新路径,着力破解“服务散、体验浅、产业联动弱”等难题,为提升乡村住宿品质、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筑牢标准根基,构建有温度的服务保障体系

旅舍坚持硬件建设与软性服务同步提升,以三星级旅游民宿标准为基准,构建覆盖全环节的服务保障网络。

设施标准化,兼具舒适与乡土风情。项目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拥有标准间、大床房、多人间等各类客房32间、床位86张,充分满足多元化住宿需求。所有客房均配备独立卫浴、空调、品牌热水器及高品质床品,确保居住舒适度。装修设计巧妙融入冬枣、徒骇河等沾化本土文化元素,公共区域配套共享休闲区、自助洗衣房与免费停车场,实现了城市便捷体验与乡村自然风貌的有机融合。

管理精细化,筑牢安全运营防线。建立“日常巡查+定期检修+应急处置”的全链条安全管理闭环机制,配备智能门禁与24小时值守系统,清晰张贴安全须知与应急疏散图,制作便民服务卡,形成“人防+技防”相结合的安全屏障,确保游客住得安心、放心。

服务人性化,彰显好客服务内涵。制定并严格执行《前台接待规范》《客房服务标准》等10余项服务制度,落实“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的礼仪规范。优先雇佣并系统培训本地村民,使其能够熟练运用方言提供特色导览和个性化推荐。实行24小时服务响应机制,确保一般诉求15分钟内得到处理,并为研学、家庭等特定客群提供定制服务,于细微处传递“好客”温度。

二、深耕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化文旅融合体验

旅舍立足沾化地域文化资源,以“复古氛围+在地体验”为核心,推动单一住宿功能向综合性文旅消费入口转型。

营造沉浸式文化氛围。以复古装修风格为载体,深度植入地方文化符号。墙面悬挂冬枣历史、徒骇河传说主题画作,陈列老农具、旧照片等怀旧物件,定期举办“乡村故事会”,邀请当地长者讲述民俗往事,增强游客的文化沉浸感与归属感。

创新多元化活动体验。建立“常态+季节”双轨活动机制。常态化开展烧烤派对、电影放映、户外拓展等互动项目,优先选用本地食材,积极联动周边景区资源;季节性策划推出“徒骇河踏青”、“冬枣采摘”、“乡村年味手工坊”等主题体验活动,让游客深度感受富源街道的四季风情与文化魅力。

拓展“住宿+”产业链条。积极整合周边资源,推出“住宿+冬枣采摘”等组合套餐,有效带动周边种植户增收;邀请非遗传承人驻点开展教学体验,促进文化技艺传承与市场价值转化;主动推荐锅子饼、冬枣宴等地方特色美食,有效引流带动周边农家乐客流量增长,初步形成“文旅+农业+餐饮”业态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凸显实践成效,发挥行业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标准筑基、文化赋能、产业联动”的持续实践,旅舍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服务品质获得市场认可。自运营以来,尤其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已超1.2万人次,其中研学团队与青年背包客占比超过60%。在各大旅游平台好评率稳定在95%以上,评分达4.6,并荣获“乡村优质住宿”、“人气青年旅舍”等称号,游客满意度持续走高。

标杆效应带动区域提升。作为区域内的成功典范,旅舍多次接待行业同行观摩学习,积极分享其标准化与在地化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有效带动了区域内多家旅舍进行服务升级与改造,其发展模式为破解乡村旅舍“规模小、体验浅”的共性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参考样本。

产业联动助力乡村振兴。旅舍通过资源整合与特色活动,间接带动周边餐饮、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增收显著,累计达30余万元。同时,为乡村直接创造就业岗位25个,其中本地村民占比高达80%,有效盘活了乡村闲置资源,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实现了“办好一家旅舍、带动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综合效益。

下一步,沾化时光青年旅舍将继续深化“好客服务”内涵,不断挖掘和融入更多沾化地域文化元素,持续丰富特色活动内容与形式,致力在保留浓郁“乡土味”的同时,注入更多现代“时尚感”,努力为全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更大力量。(周渤海 王建鹏)

责任编辑:蔡劲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