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生活

万源市古东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耕医养结合 赋能老年医养

发布时间:2025-11-12 13:11:06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如何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连续、便捷、优质的医疗与照护服务?万源市古东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一场深刻的自我变革,交出了一份“医养双赢”的精彩答卷。

近年来,该中心将目光投向辖区内1.3万余名65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毅然开启“聚焦老年健康、打造医养样板”的转型之路。通过将医疗服务深度嵌入养老环节,该中心不仅实现了服务人次三年翻两番的跨越式增长,更让老年居民的就医负担显著降低,探索出一条极具借鉴意义的基层医疗机构特色发展路径。

在服务蓝海中开辟新航道

万源市主城区医疗资源丰富,竞争激烈。古东关中心审时度势,通过深入调研,精准地将服务定位于“医养结合”这一蓝海市场。“我们必须到群众中问需求,在夹缝中求生存。”中心负责人表示。这一战略转向,使其成功地将庞大的老年群体转化为服务核心,把医疗资源精准地投向老年健康最急需的领域。

打造有温度的适老医养环境

转型始于硬件的全面升级。中心积极争取并整合超过1600万元专项资金,全力打造适老化医养环境。其中,驮山康养服务中心院区新增30余张床位;河西院区则创新性地整合资源,设立了安宁疗护科、省名中医工作室、“两病”门诊、尘肺病康复站等特色功能区。

走进中心,温馨的适老化细节无处不在:通道加装安全扶手,病房设置专用护理床位,书香候诊角与软席候诊区营造家一般的氛围,24小时热水淋浴服务和畅通的呼叫系统,共同构筑了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老年友好型医疗空间。

以专业医疗能力赢得信任

坚实的医疗能力是医养结合的根基。中心斥资添置了CT等先进设备,全面夯实诊疗基础。其中医科作为“省基层特色科室”与“市重点专科”,已成为老年肛肠疾病和骨病康复的首选之地。同时,通过建设达州市5A级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通过省级验收的尘肺病康复站等,为中心提供了差异化、专业化的服务能力。

敲门行动打通最后一米

为实现服务“零距离”,中心创新地将56名社区网格员融入公卫团队,巧妙化解了“入门难”的痛点。11支家庭医生团队提供预约制上门服务。尤为突出的是针对失能老人的 “健康敲门行动” ,通过细化16项服务清单,为200余名失能老人提供上门健康管理与指导,将专业的医养关怀直接送到老人床前,真正成为百姓身边的“健康守门人”。

成效卓著:数据勾勒“医患双赢”生动图景

这一系列改革举措,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一组组数据成为最有力的证明:服务量质齐升:门诊人次从2022年的9925人次跃升至2024年的37718人次,增长近三倍,体现了居民极高的认可度。健康管理普及:高血压、糖尿病“两病”健康管理人次从2022年的1807人次暴增到2024年的15022人次,增长超7倍,显示老年群体健康依从性空前提高。就医负担锐减:在服务量大幅扩大的同时,住院次均费用从2022年的4737.86元显著降至2024年的2515.55元,降幅近半,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荣誉纷至沓来:中心先后荣获“达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万源市标杆医院”等称号,实现了管理水平与社会声誉的双重提升。

展望未来,该中心已高位谋划新一轮发展蓝图,从党建引领、人才培育、资源扩容到管理创新,旨在将“古东关模式”打磨得更加成熟、更具示范效应。

万源市古东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基层医疗机构只要心系民生、勇于创新,完全能在服务大局中找到自身发展的广阔舞台,成为托起万千老年人幸福晚年的坚实力量。(孟莉)

责任编辑:蔡劲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