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供图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公布了第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名单,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入选,系山西省唯一。据了解,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旨在以“生态修复+户外运动+文化体验+产业创新”四位一体为发展路径,以“骑行”为纽带串联山地、水域、古建、村落等多元资源,目标打造辐射晋冀鲁豫、联通京津冀、面向国际的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成为全国“骑行+”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
11月12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次入选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太原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锐在发布会上介绍,该项目将以“1334IP矩阵”为核心,“1核”为驱动引擎,“3个功能区”精准定位,“3大主题赛事”激活活力,“4季产品”实现全年运营。同时为确保高效落地,项目将分三期推进,近期将重点攻坚“1核”的“出发营地”功能兑现,同步完善移动式骑行驿站、智慧赛事系统、应急救援体系等基础设施,搭建信息咨询、装备维护租赁等配套服务网络;中期将依托三大功能区,串联晋祠、天龙山等优质文化资源打造主题骑行线路,深化“骑行+文旅”“骑行+康养”等业态融合,同时做精四季体旅产品;远期将以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这一华北顶级IP为基础,积极申办国际高级别赛事,推动太原建设成为国际骑行热点门户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推进过程中将注重实现多方共赢,对游客,我们推出“骑行+景区联票”“骑行+文创”等多元产品,强化服务保障;对乡村,支持村集体、农户发展骑行主题民宿、乡村驿站,拓宽增收渠道;建设期将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成熟期预计年接待骑行爱好者超百万,带动餐饮、住宿等关联产业繁荣。
在谈及产业带动和投资回报方面有哪些独特优势时,李锐讲道,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方面,项目集中在“生态+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生态上,我们实现了从林木覆盖率不足20%到90%以上的蝶变,拥有全国稀缺的四季骑行环境和国家级气候康养资源;文化上,串联晋祠、天龙山石窟等9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形成“骑行即读史”的独特体验;产业上,已培育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顶级IP,该赛事在2024年带动相关文旅消费超8000万元,骑行装备年销售额破1.2亿元。投资回报方面,一是政策红利集中,国家、省、市三级政策矩阵提供用地、税收等专项支持;二是合作模式灵活,可通过基础设施共建、业态融合开发等多元方式参与,项目投资回报具有可持续性。
近年来,太原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持续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后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示范区、国家级气候康养旅居地等称号。李锐表示:“当前太原西山正从‘矿山荒山’蝶变为‘金山银山’,我们将以最开放的姿态、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与社会各界携手,把项目打造成生态与产业共兴的典范。”(姚荃茂)
责任编辑:刘玉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