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报道》记者王哲
旅游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扶贫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让贫困地区的好风景变成贫困群众的好风景,是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的不懈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旅游集团认真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积极承担在贵州黎平,云南香格里拉、德钦、西盟、孟连两省五县的定点扶贫工作,以旅游扶贫破解“美丽贫困”,扎实在定点帮扶地区开展特色景区项目支撑、扶贫产业同步发展、旅游营销先行三大旅游扶贫战略,着力推动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切实将旅游扶贫打造成贫困群众能增收、可脱贫的富民产业。
“好风景”让扶贫有内力
在唤醒贫困地区沉睡旅游资源方面,中国旅游集团有奇招。
“男生侗族大歌原生地”黄岗村地处贵州黎平县双江乡东南部,山清水秀,文化古朴,风情浓郁,保存和延续着上千年侗族群众的传统生产生活习俗。但长期以来,黄岗村的美景“藏在深山无人识”,而美景的价值也无人知。虽然守着好风景,但村民的光景变得“有光无景”。
近年来,中国旅游集团与中国扶贫基金会、黎平县政府共同打造黄岗村“美丽乡村”整村旅游村改造项目,发力旅游主业扶贫,让这个古侗寨焕发生机。
中国旅游集团意识到,要面向追求文化差异的高端游客,必须保存黄岗原生态、活态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不走大众化、商业化旅游路线。于是,立足黄岗现有资源禀赋,中国旅游集团经过大量考察和调研,请专业机构做出具体规划,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经过规划设计,项目建设周期约3年,中国旅游集团配套资金约1000万元人民币。此外,中国旅游集团与黎平县联合打造“中国旅游集团公司茶旅体验园”,通过传统茶园采摘体验和当地传统茶文化有机结合,推出“农文旅”乡村休闲体验项目。
“好产业”让扶贫有活力
贵州省黎平县的茶有品质但缺名气,有历史但缺市场,有发展但缺规模。面对熙来攘往的游客,黎平的茶却始终没能装进他们的旅行箱。中国旅游集团因地制宜,推出“旅游+特色产业”帮扶模式,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能够带动贫困户广泛参与的旅游扶贫产品。
2015—2017年,中国旅游集团分别捐资108万元、110万元与黎平当地企业合作建立茶叶种植基地,以建设优质茶园为切入点,通过帮扶优秀企业树立标杆,调动当地农户种植茶叶积极性。如今的黎平茶叶项目基地里,游客络绎不绝,黎平茶成了必购商品。这里出产的白茶和雀舌茶产品已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的有机产品认证,其中白茶类产品获得欧盟有机食品128项认证,符合欧盟有机食品标准。中国旅游集团扶贫干部在普洱调研时,发现当地农特产品资源丰富,除了众所周知的普洱茶外,咖啡、甘蔗等品质也十分优良。特别是孟连县的咖啡已经成为当地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县咖啡种植面积10.5万亩。特别是小粒咖啡品质高、口感好,多次在国内咖啡生豆比赛中荣获大奖。但由于缺乏资金,没有自主品牌,销售仍以初级制品(咖啡原豆)为主,贫困群众从中获益效果不太理想。
中国旅游集团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与中国扶贫基金会战略合作,发力电子商务平台项目建设,通过挖掘两省五县(市)特色农业产品资源,开展“1帮1公益中旅心”电商平台上线结对帮扶工程,帮助当地乡亲把好产品卖出去。同时,中国旅游集团积极参与组建“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工作,已完成出资人民币5000万元参与基金二期组建工作。
“好营销”让扶贫有动力
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普洱,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普洱茶”的故乡,茶马古道的源头;普洱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极具魅力。如何把普洱茶的名气热度和民族文化“嫁接”到普洱的旅游上来,中国旅游集团下了不少功夫。
推介神秘多彩的普洱民族文化,中国旅游集团从“一首歌”开始。2017年,集团投入资金230万元作为西盟县《阿佤人民唱新歌》歌舞史诗节目出品单位,并协助节目的编排与宣传推广工作。此节目成为云南省十九大献礼节目,也成为提升西盟知名度、美誉度,推动西盟文化产业和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优质机会。
2017年底,中国旅游集团下属中旅总社、国旅总社赴云南西盟、孟连两县调研旅游资源线路并协助普洱市政府在北京成功举办普洱旅游目的地专场推介会,针对普洱旅游资源禀赋设计推出“天赐普洱·世界茶源”主题旅游线路在两社全球分社同步上线销售,助推普洱旅游产业井喷式发展。
中国旅游集团旗下精品杂志品牌《旅行家》2018年投入200万元制作推出“三区三州”地区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德钦)旅游目的地长篇推介专题。专题从历史、文化、景观、人文等角度图文并茂刻画当地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和国家扶贫政策给当地群众生活带来的重要变化。专题推出后,中国旅游集团串联旅行服务产业链要素资源,协同旅行社板块同步打造两地民族文化和精品旅游线路产品,在全球2200家旅行分社网点和线上渠道进行销售,利用《旅行家》媒体渠道和旅行社网点广泛分布的双重业务优势,不断提高两地旅游目的地知名度,盘活传统文化资源,增加旅游服务收入水平,带动当地脱贫致富。
在贵州,中国旅游集团联合下属香港中旅社策划了一条“多彩贵州·精彩黎平”的主题线路,通过在香港的主流报纸媒体上刊登广告,第一时间将黎平的旅游线路介绍到香港。同时,中国旅游集团利用在港设立的慈善基金会资源,结合香港优质的跨文化传播平台,向海外市场推介中国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深度贫困地区“三州三区”是脱贫攻坚战的“坚中之坚”。中国旅游集团主动对接深度贫困地区四川雷波县和马边彝族自治县,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决定实施“五个一”旅游扶贫工程,即为两县编制一组旅游规划,培养一支旅游管理队伍,培育一条特色旅游线路,打造一个4A级景区,推广和开发一批旅游特色产品。今年5月16日,中国旅游集团在深圳主办的“大小凉山·千年彝风”彝族文化风情周启动仪式,集团下属上市公司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代表与雷波县、马边彝族自治县代表当场签订旅游扶贫协议。“大小凉山·千年彝风”彝族风情特色演出、旅游特色商品及图文展、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系列活动,将走出大小凉山,给全国人民送去一场彝族文化的盛宴。
中国旅游集团将继续发挥集团旅游文化主业优势,精耕细作,突出特色,不断推进对贫困县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内涵的整合,打造一批能推动贫困县旅游上台阶、有特色的亮点项目,凸显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在助推贫困县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优势作用,助力实现旅游文化产业成为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地位,为让贫困地区走进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做出央企贡献。
央企扶贫小档案
央企名称: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扶贫特长:特色景区项目支撑、扶贫产业同步发展、旅游营销先行
扶贫备忘录:2017年,中国旅游集团共投入定点扶贫资金1021.74万元,物资折款85万元,合计1106.74万元。主要用于旅游主业帮扶、特色农产业扶持、教育、兜底保障等4个方面工作。
(本文刊发于《中国报道》2018年10月刊)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