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逆风中仍取得亮眼成绩,该如何解读2018年中国经济?

发布时间:2019-01-29 11:07:24 来源: 百万庄通讯社

国内外对2018年中国经济的解读五花八门,或关注增长速度,或聚焦经济增量,或强调改革力度,这些解读视角多有“管中窥豹”之嫌。对于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三成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解读,全面视角似乎更为重要,也更为合理。

1月21日,国家统计局最新经济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经济同比实际增长6.6%,GDP总量首次超过90万亿元大关。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这一亮眼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它是中国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的成果,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实惠、增进了福祉。

成绩亮眼

虽然经济增长随季逐步回落,但仍处于合理区间。从全年来看,中国经济仍继续平稳增长。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长6.2%,增速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温和上涨2.1%,低于3%的预期;

全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30万亿元,货物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保持世界第一;

▲ 2018年11月8日,江苏南通通海港区集装箱作业区(无人机拍摄)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

▲ 在河北沧州拍摄的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车身车间生产线

总体来看,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实现了预期目标,按美元计算经济总量达到13.6万亿美元,继续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经济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居首,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

得来不易

中国良好的经济成绩是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背景下取得的,实属来之不易。

自2018年年中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断减弱。一方面,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尚未实现重大突破的形势下,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速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潜在增长率,其相对强劲的增长伴随着通胀率的明显上升,难以为继。

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增速在逆全球化加剧、全球流动性紧缩的环境下也开始放缓。今年1月2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18年世界经济增长3.7%,较2017年下降0.1个百分点;预计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将进一步降至3.5%。

▲ 世界各国经济成绩单(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

2018年,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分别为2.3%和4.6%,均较2017年下降0.1个百分点,2019年增速预计将进一步降低。

另一方面,受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影响,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2018年以来表现不佳。据IMF数据,2018年全球贸易量增长4.0%,远低于2017年5.3%的增速。

世界贸易组织(WTO)预计,受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影响,2019年全球贸易量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3.7%,连续两年下滑。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报告显示,受美国税改推动其跨国公司利润回流等因素影响,201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同比大幅下滑1/5,由2017年的1.47万亿美元降至约1.2万亿美元,这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负面作用。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世界经济走软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下行压力。

动力强大

面对外部不断增大的下行压力和内部艰巨的稳增长形势,中国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2018年,中国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三去一降一补”持续显效,有效提升了经济抗压能力,夯实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 2018年10月21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归义四村种粮大户孙宗侠在收获水稻。

去产能方面,钢铁、煤炭年度去产能任务提前完成。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去杠杆”成效已开始显现,预计中国债务占GDP比重将从2019年开始下降。补短板方面,薄弱环节投资较快增长,2018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农业投资分别大幅增长43.0%和15.4%。中国重点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营商环境大幅改善。

▲ 2018年11月5日,人们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参观。

按照世界银行2018年10月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国在190个经济体中排名比上年上升32位,位列第46名,为该报告开始发布以来的最好名次。汇丰银行调查报告显示,在全球商贸环境快速变化背景下,中国企业正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和积极开展大数据应用等提升竞争力,以对接全球创新趋势,助推消费升级。

起点崭新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以此为新的起点,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从2018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到12月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国内外重要场合郑重宣布对外开放新举措,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肯定。

过去的一年,在金融、汽车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中国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的举措持续落地,2018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比2017年版减少15条,受到国际企业界广泛欢迎,提振了外资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据统计,在全球跨境投资大幅下滑的背景下,2018年中国利用外资1350亿美元,同比增长3%,特别是制造业利用外资大幅增长20%,占比达到30%。

▲ 2018年7月10日,上海市政府和美国特斯拉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领域深化合作交流,加快全球化发展进程,助推上海高端制造业发展。

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进服务业开放,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开放,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进程,允许更多领域实行独资经营,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这将为中国经济稳健增长注入新动力。

无论对于中国改革开放还是中国经济,2019年都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福祉增进

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毫无疑问地增进了人民福祉。主要表现在:

一是就业持续改善。近年来中国失业率基本维持在5%左右,近几个月则低于5%。而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全球平均失业率约为5.7%,其中发达国家平均失业率约为6.6%,发展中国家约为5.5%。对比来看,中国失业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说明近年来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展较好,同时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优势并未丧失,吸纳了大量劳动力。此外,中国就业增长也得益于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 2018年6月14日,工人在位于济南高新区的浪潮集团高端容错计算机生产基地工作。

二是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国际劳工组织最新报告指出,过去十年来,世界平均工资因中国而上涨。中国年均工资增长率达到8.2%,而这获益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服务业的持续扩展。2018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快于人均GDP6.1%的增速。目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人口已经超过4亿人。

三是居民消费升级提质。2018年,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降至28.4%,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占比44.2%,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 2018年11月12日,银川市一家快递公司的工人在分拣快件。

总的来看,2018年中国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推进“三大攻坚战”的关键之年。中国将进一步通过市场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释放经济活力,大力发掘内需潜力,充分利用人才红利,从而有效应对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并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就,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做出更大贡献。

实际上,国内国际对2018年中国经济的解读五花八门,或关注增长速度,或聚焦经济增量,或强调改革力度,这些解读视角多有“管中窥豹”之嫌。对于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三成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解读,全面视角似乎更为重要,也更为合理。

撰文 / 张茂荣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世界经济研究所 研究员)

编辑 / 李刚

校对 / 聚慧

图片 / 网络

美编 / 曦嘉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