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江西上栗推进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创新

发布时间:2019-06-10 15:48:20 推广来源:中国网

千场屋场贴心会 万名群众贴心人

交通便捷了,和群众联系却少了;文化程度高了,和群众的心却远了;有的干部进村驻点,下来几天后连老俵的家门都进不了,老百姓并不是很欢迎……如何解决基层工作中出现的这类新问题?为此,江西省上栗县东源乡党委2016年9月换届以来派出15个“东源夜话”大走访服务分队,172名乡村干部利用“夜闲”时间进村入户,与党员群众同照一盏灯、同坐一条凳、同围一张桌、同谈一席话,在真诚和谐的氛围中宣讲政策、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党群夜话共叙鱼水情,为基层职能部门做出了有益探索和实践——据统计,目前该乡设立了383个自然村组和屋场“夜话广场”,干群之间在“夜话”互动中增进了互信、消除了“隔阂”,摒弃了衙门作风,树立了亲民形象,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90岁的东源乡新益老党员甘礼梅激动地说,还是六、七十年代经历过这样的夜话,感觉非常亲切。这种“贴心夜话”活动,解放了群众思想,解读了“三农”政策,解决了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获得了党员群众的广泛点赞。

2008年,江西省上栗县选派1284名干部作为“群众贴心人”,分别联系全县1284个自然村,他们利用乡情、亲情资源,收集社情民意、调处矛盾纠纷,在协助当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1年过去了,上栗县持之以恒做好“加法”,“群众贴心人”活动不断深化,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近年来,该县积极创新,深化拓展“群众贴心人”活动,探索出“东源夜话”、“连心走访”、“互联网+包户制”等鲜活经验,创新推出了一套以党支部为核心、党小组为依托、自然村组屋场为阵地、党员和群众贴心人为主体、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基层党建新模式——“屋场贴心会”,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子品牌:上栗镇开展“栗水乡情”连心走访,金山镇推行“党员亮身份、争做贴心人”活动,赤山镇“每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日”等等,架起了党群“连心桥”。

据统计,自2016年至今,该县162个村(社区)已召开“屋场贴心会”3600余场次,参与党员群众人数近15万人次,收集意见、建议和诉求3800余条。会上当场答复办理2600余条,由乡镇职能部门解决答复1200余条,由县级职能部门解决答复40余条,平均每年1000多场“屋场贴心会”,10000多名贴心人活跃在乡村的各个角落,全县呈现出组组都有群众贴心人、人人争做群众贴心人的生动局面。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