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
6.3%!今天(7月1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1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201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3%,国民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0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207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79984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247743亿元,增长7.0%。
没有刻意追求增速
“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发展实属不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陈昌盛表示,去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包括世界贸易扩张都有所放缓,国内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矛盾凸显,经济有下行压力,国际贸易局势复杂多变。“但从宏观调控关注的四个方面——经济、物价、就业和国际收支来看,还是都比较理想。”
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稳定在5%左右的水平;物价基本稳定;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实际增长6.5%,比经济增长速度要快0.2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也继续缩小。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在当前情况下,6.3%是一个比较平稳的速度、不低的速度、含金量比较高的速度、来之不易的速度和有后劲支撑的速度。
据他介绍,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4%,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里是最快的速度。今年全年的GDP增速目标任务是在6.0%~6.5%之间,再结合就业、物价、收入、生态环境等指标来看,经济还是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为实现全年的目标任务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在全球的经济增长整体放缓的情况下,6.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里应该还是名列前茅。
与此同时,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2.7%,说明生态环境总体改善,也能说明6.3%的增长是有质量的增长、可持续的增长。“相比于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中国更多是在国内推进改革创新,通过更好地推进创新宏观调控,优化营商环境,大规模减税降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毛盛勇说,现在经济增长按照新发展理念,没有刻意去追求增长速度,没有为了保速度而刻意放松政策。
经济增长稳中有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工作的主线。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
据毛盛勇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三次产业持续发展。其中,夏粮总产量增长2.1%,和历史上最高产的2017年持平;工业增长基本平稳,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
“三驾马车”运行平稳。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4%,消费增长总体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投资增速趋稳;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3.9%,比一季度略有加快,进出口形势好于预期。
在就业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7%,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从价格来看,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8%,延续了温和上涨的态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半年同比上涨0.3%,保持了小幅上涨,三大民生表现较好。
除此之外,产业、需求及消费这三个结构也在继续优化。
农业在巩固基础地位的同时,调优种植结构,如大豆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提升和增加;工业内部转型升级在加快推进,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速度快3个百分点;服务业的贡献也在继续提升,占GDP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5个百分点。
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在继续巩固,上半年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1%,消费内部的升级还在继续推进;投资的结构也呈现优化趋势,社会领域的投资、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制造业技术改造的投资都保持在10%以上的较好的水平;外贸结构也是一样,上半年一般贸易的比重比上年同期继续提升。
下半年该着力何处?
“从下半年来看,应该说外部环境可能还是比较复杂的,国内还有下行压力。”毛盛勇总结道。尽管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在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看来,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要继续靠“逆周期”调节政策发力,财政政策做主角,货币政策起到灵活辅助的作用,金融监管政策保持淡定。
从财政政策来看,“逆周期”的财政政策是增加支出,包括增加专项债的发行力度和节奏、增加额度等,以及实施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等。今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包括增值税、个税改革在内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今年一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3411亿元。“尽管这些政策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减完税之后,地方政府的财力也会受到一定的掣肘,在这种情况下,适时给地方专项债扩容或许可以确保我们在八、九月份之后还有余力。”
投资、净出口与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今年上半年,中国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20.7%,比上年同期和一季度有所提升。但毛盛勇提出,如果要准确或者全面地来看‘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能仅仅看贡献率,同时也要综合速度指标和结构指标。
从存量结构看,这些年来内需占GDP的比重在不断地提高,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GDP的比重总的来讲在下降;从速度来看,消费和投资的增长速度比净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
“经济增长确实越来越多的依靠内需的增长,越来越多地依靠消费的壮大,中央也指出来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育和壮大国内市场上。”毛盛勇说。
南方基金投资总监史博认为,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可以更多关注宏观经济下的结构性变化,尤其是一些核心经济指标,比如工业增加值、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等。
毛盛勇也指出,当前投资的水平还比较低,包括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等。下一阶段,要实施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降低进口关税,去年关税总水平降到7.5%,今年要进一步降低;还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缩减负面清单等,促进外资外贸的稳定发展,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下一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关键领域自主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狠抓“六稳”政策落实落地,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应对外部的环境变化,要更多地保持战略定力,更多地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毛盛勇说。
见习记者 左琳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