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鸿祎
近年来,全球地缘政治与经济格局变化加剧,网络攻击事件层出不穷:伊朗遭受震网病毒攻击、乌克兰电站断电,尤其是今年以来,委内瑞拉、阿根廷先后出现全国范围的大断电⋯⋯截至目前,360公司已经发现了40起针对中国的APT攻击,而且还可能有更多我们还没有发现的网络攻击。
网络战的目标往往是金融、交通、能源等行业的关键基础设施,一旦形成破坏,给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民生带来的伤害不可估量。因此,网络战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严峻挑战,更是摆在网络安全行业和企业面前无法回避的话题。
近年来,在网络战军备竞争上,各国之间的角力也越来越激烈。相关统计显示,全球已经有112个国家成立了网军。美国在2017年宣布,将美军网络司令部升级为美军第十个联合作战司令部,地位与美国中央司令部持平。这意味着,网络空间正式与海洋、陆地、天空和太空并列成为美军的第五战场。
从网络战的特征来看,不分战时平时,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不分军用民用,重点基础设施往往成为攻击目标;攻防不平衡,没有攻不破的网络,隔离网络不再有效。因此,网络战时代,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必须进行思维转变,要站在更高维度来思考网络安全。
中国网络安全行业过去在国内的关注度不高,一方面是因为市场总体规模不大;另一方面,企业用户采购网络安全产品更多是出于合规要求,这些网络安全产品到底发挥了多大效果,用户却很难了解。
近几年,网络安全企业深受同质化竞争之苦,不同企业之间的产品重合度太高,比拼的往往不是技术和服务,而是客户关系,很多企业逐渐变成销售主导型,也就没有更多资金投入到技术和研发当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更难冒头。
究其原因,是中国网络安全行业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打造一个让全行业能够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迫在眉睫。网络安全是一个分布十分广泛的产业链,“赢家通吃”的模式一定是行不通的,中国网络安全行业需要更多的分工协作,互补共赢。
为应对随时都可能爆发的网络战,一方面我们要明确指导思想。没有攻不破的网络,不要幻想马其诺防线。未来百亿级别的智能终端,每一个都可能成为潜在的攻击靶点。因此,单点防御没有效果,不能存有幻想。
另一方面要数据互通,打造国家级的安全大脑。网络战最重要的是要看见攻击。国家的网络安全需要顶层设计,需要全网安全数据的打通,就好比防空系统的雷达一样,要通过联网把各个雷达的碎片数据结合起来,最终还原出一个网络攻击的全部轨迹。
此外,要发展安全专家队伍。网络攻防本质是人和人的对抗、战争。未来相当长时间里,网络安全攻防还是高水平黑客之间的对决。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辅助我们发现攻击的痕迹和线索,而判断和应对还得靠人,需要有经验的团队在网络攻击爆发时,最快地封堵、止损、溯源乃至反制。
作者为360公司董事长兼CEO
(《中国报道》2019年8月刊)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