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记者 高淑媛)庄稼收割后秸秆去哪里?堆垛在田间地头或宅院附近会成为火灾隐患,也影响村居环境;就地焚烧则容易引发大火并造成空气污染。
在临沂市兰陵县经济开发区的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农作物秸秆可是宝。可以说,琦泉让秸秆产生了多种可能。
农林废弃物变身清洁能源
走进琦泉厂区,记者看到,一辆辆满载农林废弃物的货车正在卸货,前期加工好的秸秆、树皮、树枝、大蒜壳、花生壳、蘑菇菌等农林废弃物通过输料系统进入生物质锅炉燃烧,产生的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做功,经发电机转换为绿色电力,再通过电网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
“我们的发电就是‘吃进废料 吐出电能’,走资源循环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新路。” 公司总经理侯昭常这样描述该企业的发电过程。
发电过程中产生的蒸汽满足园区蒸汽需求,替代燃煤小锅炉,剩余的水蒸气可经冷却塔冷却成水,循环利用;余热可为周边居民提供清洁取暖;剩余的底渣利用其粘性的特点制作成7341环保新材料,广泛用于海绵城市、污水处理厂、河道护坡、生态湿地等领域,灰做钾肥还田,整个过程无废弃物,构成了循环产业链。
用来发电的农林废弃物
这项以农作物秸秆、林业废弃物为燃料进行发电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每年消耗农林废弃物60万吨,节约标准煤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80万吨,相当于植树3.8亿棵,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的PM2.5含量,缓解雾霾天气。
企业的燃料成本直接是老百姓的收入
“农林废弃物收购的对象绝大多数是农民,企业的燃料成本直接是老百姓的收入。”在料场,侯昭常介绍说。“我们依据不同农作物燃烧可产生的热量定价对村民的农林废弃物进行回收,直接为居民创收。而且有能力的农民还可以通过收集、运送村民废弃物实现年收入近10万元。”
据了解,自2019年6月1日麦收开始,仅山东省就有近万吨小麦秸秆被送到琦泉电厂。“琦泉集团每年可间接增加农民收入近16亿元,相当于解决几十万贫困人口就业问题。2020年,琦泉力争实现扶贫惠农一万户的总体目标。”侯昭常说。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