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践行新发展理念,发挥社会组织作用,2017年首创“社情民意理事会”,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初步构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点面结合,优化组织,彰显管理模式的“能动性”。“社情民意理事会”是由街道在每个社区招募的“爱管闲事”的居民组长、“五老”人员、“乡贤”、平安志愿者等组成的队伍。每个社区设立一个理事会,理事会成员20-30人,设组长、副组长各一名。街道成立“社区社情民意理事会”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为组长,综治办、司法所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社区书记为成员。 目前,街道已有30社区成立了“社情民意理事会”,理事会成员664名。
统分有序,问题研判,凝聚长效机制的“牵引力”。“社情民意理事会”会员专门为社区、街道“挑刺儿”、“找麻烦”,帮社区群众传递心声、发现问题、处理矛盾,检查社区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环境整治、违建管控和违规用地等情况,向社区集中反馈问题。街道对社区社情民意理事会反馈的问题按照一般问题、疑难问题分类汇总、交办和转办。
上下同步,逐类受理,激活高效落实“助推剂”。对于收集到的、群众反映的容易解决的一般问题全部在社区层面解决,理事会成员参与了矛盾调解与环境整治。疑难问题收集确认后,报至街道汇总,由街道分管领导认定,形成工作督办单,交办到相关部门办理并向理事会成员答复。住在永欣新寓的多位理事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永欣新寓的绿化管理相对混乱,存在毁绿占绿种菜、停车等情况。社区将这一疑难问题反映给了街道,街道依法办与物管办、“12345”办等多部门立即会商,开出“诊方”:两家市场化运作的物业公司入驻永欣新寓,绿化管理及维护问题由专业力量支持;统筹运用新建停车场与在拓宽后的道路一侧、两侧增设停车位两种模式,缓解停车难。
制度保障,例会督促,营造齐抓共管“大氛围”。一是建立民情日记制度。街道统一印发了民情日记本,要求理事会成员每天认真记录责任区内存在的问题、群众意见建议以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等情况,理事会成员所在社区分会长每月检查一次民情日记记录情况。二是建立定期走访制度。要求理事会成员每月入户走访,全面收集社情民意。对于责任片内的困难户、种养殖大户、刑满释放人员、老上访户等特殊人群,要求每周上门走访一次,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三是建立定时例会制度。针对“社情民意理事会”成员反映的问题,社区和街道每月召开工作例会,驻社区领导干部、社区书记全程参加,面对面沟通、用心聆听、记录与解答。(通讯员:吕长富、赵全胜)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