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至4日,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在山东济南举办。中储南京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储智运”)作为央企共享经济平台受邀出席。在以“科技创新 动能转换 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平行论坛上,中储智运创始人兼总工程师李敬泉教授就科技创新给物流领域带来的变化发表了精彩观点,并于会后接受了媒体专访。
李敬泉表示,作为中国诚通集团旗下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互联网创新混改试点企业,中储智运的成立是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规划的结果。从2014年成立之初,中储智运就积极探索“物流+互联网”新模式,在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科技创新、业务运营等方面进行创新。同时,深厚的央企背景也为中储智运的发展背书,央企的品质保障了其运营管理和财务运作的规范性,为平台持续健康发展护航。
针对将网络货运平台比喻成“物流的滴滴”的说法,李敬泉表示,互联网客运平台所涉及的数据技术聚焦于运力的运营调度,而货运行业在运力调度之上,还需要针对场景进行大量的深度研发,从货值、货重、货物体积到车型、车重、车款与轨迹规划,其场景研发都更为复杂。因此,物流是一种高介入服务产品,其复杂性远远高于客运业态的运营模式,而且在技术层面,网络货运平台的运营涉及车、货的智能匹配、信用体系的建立、在途风险的管控以及结算过程的风险管控等多个方面的科技赋能。
目前,中储智运作为业内领先的物流运力交易共享平台,通过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匹配算法,大大提升了车货匹配效率,司机找货时间减少55%,帮助司机更好地规划运输线路,提升运输效能和返程效率,并且能为货主企业降低整体物流运输成本,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平台通过整合全国范围内的货源、运力资源,形成覆盖全国的货源、运力资源池,也有效解决了传统物流存在的弊端。
在提及中储智运的核心竞争力时,李敬泉表示,一方面,中储智运通过智能匹配技术、智能预测技术、定向搜索技术,实现车、货双方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匹配,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另一方面,中储智运依托中储遍布全国的网点,能够就近对司机和货主提供线下服务,同时中储智运也建立了一支具有超强专业能力的超千人服务团队,其中“一客五服”就是专门针对货主提供的一体化服务,即在每一个货主背后,都有中储智运的运输顾问、调度专家、客服专员、风控专家、结算专员,帮助货主解决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媒体对于货运物流中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安全性表示出了极大关注。对此,李敬泉表示,安全性是网络货运平台的基础,也是决定平台能否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即将在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也对此做出了严格要求。在这方面,中储智运一直高度重视审核规范及安全管控,并为此采取了多种有效的针对性措施。首先,安全的重点在于预防策略,中储智运通过大数据对每一单的运输逻辑进行系统判定,结合位置定位、货物信息、车辆信息、司机信息对可能涉及违规的运单进行提前介入,从源头控制安全风险。其次,面对道路交通的突发状况,中储智运专门设立了运输风险管理部,人员驻点覆盖全国53个实体网点,可协同当地机构和政府快速响应。再有,除了对违规违法的严格管控,对遵纪守法的货主和司机也需要适当的激励,中储智运的“核桃信用分”会综合分析货运双方的多维度信用数据,针对长期合法合规经营和运输的会员,会在平台产品、政策、服务等方面给予对应的特权和优惠。
正是基于在预防、应急和正向激励三个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使得中储智运对网络货运的安全风险管理充满信心,并在此基础上做到了物流运输的万无一失。
李敬泉最后介绍说,凭借在模式与技术创新、运力与业务拓展、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出色表现,中储智运在此前的交通运输部“无车承运人”试点工程综合评测中,单据接入准确率、整合社会车辆规模、运单规模、货运总量、运输费用总额五项指标中全国排名第一。他同时也表示,中储智运在未来将加强产学研用的合作创新,为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并从各个维度构建整体供应链功能建设,实现平台从“新物流生态圈”向“新供应链生态圈”的进化,通过大数据接口,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智能托盘、网络货运、供应链运营、金融以及大数据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