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防控是疫情防控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连日来,全市12615个网格,10442名专职网格员、20810名兼职网格员迅速行动,进入“战时状态”。
开展防疫宣传、做好排查登记、掌握人员动向、避免人群聚集、入户测量体温……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穿行在大街小巷,努力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主动升级—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员化身“五大员”
连日来,市、区两级政法委大力号召、精心组织全市网格员积极参与社区入户排查等疫情防控工作。防控工作中,网格员同时扮演侦查员、宣传员、服务员、采购员和快递员等“五大员”角色,用实际行动全力守护南京市民的平安健康。
1、灵敏的“侦查员”:沉入社区,成功说服多户丧事简办
梁安,浦口区汤泉街道大黄村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90”后网格长。他负责的大黄村地处农村地区,人口相对较少,且多为老年人,疫情防控难度大。1月28日,梁安在网格内开展疫情防控时,了解到联合组一位百岁老人离世,家人根据当地风俗习惯,已预约鼓乐队、宴席厨师准备在自家私宅举办丧礼和酒席。
梁安立即上门了解情况,同时第一时间将此情况上报至村委会与村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接报后,村两委、村网格服务管理中心人员及时上门劝说,经过耐心沟通,最终户主与家人商量后表示丧事简办,取消预约的鼓乐队与15桌酒席。
面对疫情,我市特别是农村地区丧葬事宜处理面临巨大挑战。关键时刻,网格员做好“侦查”,积极引导,发挥辖区有影响力、号召力的老党员、楼栋长等多方力量配合做好宣讲、劝导。
2、细致的“宣传员”:组建“红色广播宣传队”,社区小喇叭反复广播
“王爷爷,你的口罩戴得不对,要调整下。”“李奶奶,特殊时期尽量减少外出,回来一定记得洗手……”在景明佳园社区,李正红碰到熟悉的居民,总是反复提醒。
李正红,雨花台区景明佳园社区社工,也是一名兼职网格员。春节以来,因为她的录音“景明佳园社区提醒广大群众,减少去人流密集场所,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在居民内耳熟能详,她笑称自己是“网红”。
李正红和其他11名社工党员和居民党员成立了“红色广播宣传队”,通过小喇叭,反复在社区各个角落宣传防疫注意事项,效果不错。
据悉,我市网格员还先后上门发放“健康告知书”“致居民一封信”等宣传材料253.93万张,悬挂横幅2.86万条。
3、贴心的“服务员”“采购员”“快递员”:满足隔离人员生活需要,全力解决群众烦心事
“请今天值班人员帮助居民购买食品,购买金额要有明细。”1月27日清晨7时许,江北新区大厂街道晓山社区网格长费昳就在社区工作群中安排网格员帮助被隔离人员采购生活物资。
这户被隔离人员是一家五口,1月25日从湖北襄阳到南京,随行的3岁小朋友有发烧迹象。辖区民警和网格员上门要求该户居民自我隔离,向他们发放温度计和口罩,告知他们有突发情况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并及时去定点医院就诊。由于该户家庭原计划回老家过年,家中没有准备年货,所以只能由社区承担出门采购任务。
猪肉、鸡蛋、豆腐、西红柿、大白菜、食盐,洗洁精……网格员虞艳、贾春蓉将居民需要的生活用品和食材采购到位,详细记账,然后送到居民家楼下。
这样的暖心服务还有很多。江宁区网格员还通过江小格微信群,及时为群内居民播报最新形势,普及防病知识,安抚稳定情绪,为有困难的群众上门提供帮助,解决他们的烦心事。
典型经验——突出群防群治,网格编织疫情防控“网”
1、快速响应
自1月23日以来,全市3万余名网格员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按照“居家医学观察必访、往返武汉居民必清、新发现情况必报”的要求,切实筑牢抵御疫情的源头防线。其中,春节期间,仅江宁区就有1900多名专职网格员坚守岗位。
2、全面排查
我市充分发挥网格空间覆盖全、划分无盲区,广大网格员人地情况熟、训练有素的优势,结合“社区治理一体化信息平台”终端数据支撑,由市公安局将武汉来宁人员信息推送给网格员,网格员按网格包片,对住户逐一走访、排查、核实、登记,全面掌握人员流动和异常情况,先后摸排核实近期往返武汉人员20164人。
3、宣传服务
随着疫情发展,网格员还利用小喇叭、微信群等方式,及时为居民播报最新形势、粉碎网络谣言,起到了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为居家观察人员和密切接触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通过电话、微信进行沟通交流和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采买食物、日用品,解决他们隔离期间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下一步做法——防控再升级,全方位筑牢疫情“防火墙”
群防群治,南京全员参与。阻击疫情,全市众志成城。
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提出的“四化四到位”要求,2月1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锦辉部署全市网格化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在前一阶段工作基础上,我市再动员、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真正把地毯式排查落到实处。
1、组织程度再提高
加强和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依托市、区、街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充分发挥分类处置、汇总分析、预警指导的枢纽和实战作用,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切实提升网格力量参与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水平。
全面推进“红网格”建设。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网格达标创建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把党的领导能力转化为疫情防控的红色堤坝。
进一步加强力量配备。针对专属网格大多基于机关、企事业单位、园区、商贸集中区等而设置,组织各区利用一周时间,将专属网格员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实名制管理。同时,发挥群防群治作用,组织发动50万平安志愿者,与广大网格员并肩战斗,强化联防联控合力。
2、情况摸排再细致
建立数据汇总共享上报机制。实行涉疫数据日汇总、日共享、日上报,组织网格员每日收集网格内人员流动和异常情况,以及可能引发突发敏感事件的苗头线索和不稳定因素,由市、区两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掌握汇总,报告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推送相关职能部门。
优化“社区治理一体化平台”功能。依托现有的网格化信息系统和移动终端,上线“疫情排查”模块,增设“人员健康情况登记”模块,为网格员采集上报信息、开展政策宣传提供便捷高效的载体。
创新“网格+”工作机制。深化“网格+警格”新模式,网格员和社区民警捆绑作业、明确职责,实行单元化合成作战,充分利用公安机关下发的涉及疫情相关人员、车辆数据,联合做好上门核查等工作,并由社区民警核准数据。开展“网格+防疫”工作,主动向疫情防控指挥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汇报沟通,实现“社区治理一体化信息平台”和卫生防疫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进一步畅通信息传递渠道,真正把防疫纳入网格化治理。
3、队伍建设再强化
加强专业化培训。依托南京网格学院网上学堂、“社区治理一体化信息平台”,由卫生防疫部门、公安机关及时向网格员推送防疫要点、应知应会、工作指导等,网格员也可向有关专家寻求帮助。
加强督促检查。市区两级专班通过“社区治理一体化信息平台”终端,对网格员每天2次点名,检查在岗在位情况,市区两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不定点、不定时随机抽查。
加强典型选树。对在信息采报、矛盾化解、隐患排查、政策宣传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会同有关部门给予“一事一奖”等及时性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基层网格员工作热情,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