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作有三种境界,会做、做成、做好。会做是本能,做成是本职,做好是本事。新时代党的建设赋予新使命,组织工作不仅要“做好”,更要“做到最好”。思维的深度决定行为的高度,干工作尤其是干组织工作,不仅要履职尽责专一做事,更要创新思维专业谋事,只有这样才能在千头万绪的繁重任务中做到思路清晰、决策科学,达到预期效果。
要有精雕细琢的产品思维。源于对每道工序的精益求精,德国产品被全球称赞。事物相融、道理相通,组织工作也一样,一边进行党的建设,一边管着党员、选着干部、用着人才,样样都是大事、难事、要事。要想让组织部门这“金字招牌”持续发光发亮,组工干部必须要具备“了解需求、描述需求、解决需求”的产品思维,即清楚每项工作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当前,基层党建被广泛诟病“形式主义”,实质就是缺少产品思维,没能站在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导致党建工作“效果脱节”。只有将产品思维精准融入组织工作每个环节、每个过程,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才能有的放矢地抓重点、破难点、举亮点,推动党员、人才、干部等各领域工作有形有效。
要有总揽全局的系统思维。“用心谋事”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系统谋局”是做好工作的关键。作为党委政府的“参谋手”,组织部门始终聚焦中心、服务大局。这就决定了做好组织工作,必须要跳出“城墙思维”,注重全局统筹,整体协同。当前,全国多个省市探索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城乡基层治理覆盖广、情况多、难度大,要想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必须高位谋划、全局统筹,以群众诉求为中心,在主动看齐政策规定的基础上厘清职责、压实责任,做到要事有人干、难事有人解。同时要见微知著,增强局部的研判能力,在学好上级部门经验、用好先进地区典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深度融合形成“自我特色”,推动组织工作整体有序运转落实。
要有事事落实的闭环思维。目前,组织工作仍存在计划有力落实乏力、督查有声整改无音的现象。落实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干工作,关键看执行。组织工作必须要形成“系统谋划、落实执行、督查推进、成效评估”的闭环管控,强化计划制定、问题解决、督查问效、压力传导,提高谋划工作的质量、制定政策的质量、推进落实的质量。具体来说,可以按照企业项目化的运作模式建立任务清单,明确具体措施、责任主体和时限清单,配套完善推进情况月调度、季评估、年盘点等制度,对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何时完成,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效解决组织工作的“虚化弱化”“不落实、软落实”等问题,保证组织工作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实效,进而推动工作质量螺旋式提升。
(李蔓)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