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区2019年在城市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面成效明显,被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给予督查激励通报。
近年来,南京市溧水区在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提高经费保障强化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引进基层卫生人才457人,选聘大学生村医209名。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构建政策体系,确保人才“引得来”
一是实行员额管理,盘活编制资源。按每万常住人口18人的配备标准,重新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总额。通过编制管理、备案管理、政府购买岗位相结合,进一步盘活存量编制资源。在编制总额内统筹全科医生和紧缺、急需及关键岗位的骨干人才的招聘引进。同时允许乡镇卫生院使用编制外人员。区财政对备案制管理人员按每人每年4.5万元给予经费补助,保障其与编内人员同岗同酬。
二是实施大学生村医工程,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委托定向培养社区医生75名,在江西、山东、安徽等地开展校园招聘大学生村医209人,全区乡村医生总数已达300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221人、占73.6%。
三是围绕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重点引进全科医生。每年新增全科医生50名的目标,制定年度岗位需求计划,实行滚动招聘,优先安排经全科(助理)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积探探索区招镇用,对2018年1月1日后经公开招聘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的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安家补贴。
健全激励机制,确保人才“留得住”
一是设立人才基金,增强岗位吸引力。设立总额达500万元的卫生健康系统人才专项基金。大力实施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基层骨干人才遴选计划,推行协议工资制,不纳入本单位绩效工资实施范围。
二是完善职称评聘,畅通晋升渠道。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经住院医师或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考试通过的直接聘任中级职称,不受职称职数限制。对取得全科医学专业(含中医类别全科)高级职称人员,不受高级岗位比例限制,可超过所在单位的岗位数进行聘用。对基层引进的紧缺型人才,设立特设岗位,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对大学生村医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服务期内由所在镇(街)合理调配,服务期满可在全区范围的镇、村医疗卫生机构流动。对取得本科以上学历和执业资格的村医通过公开竞争择优的方式纳入事业编制管理,2019年首次录用9名大学生村医进入街镇卫生院全科医生队伍。
三是落实“两个允许”,提升绩效工资总额。综合考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绩效考核情况、人员结构、经费来源等因素,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总量水平。
强化资源配置,确保人才“用得好”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建立健全基层卫生人员培养制度,开展全科医师规培、专病专科培训、短期进修、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使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均能得到轮转培训。规范全科医生(助理)培训。遴选专业技术骨干进行重点培养,加快造就一批基层省市级特色科室学科带头人,省市基层卫生骨干人才。
二是积极开展区域医共体工作。2019年以区人民医院为核心医院,与6家(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区人民医院医共体;以区中医院为核心医院,与2家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区中医院医共体;建成区域内外妇儿专科联盟、中医专科联盟、精神专科联盟,在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设立14个博士工作站。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推动乡镇卫生院体制转变、机制转换、发展转型,大幅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是加强党建行风建设,铸造可靠队伍。加强医疗队伍的党建工作,充分保证党对医院的绝对领导。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五大制度和十项重点举措,开展第三方机构门诊患者、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服务满意度稳步提升。统筹抓好反腐倡廉长期性工作和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纠风工作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树立行业的良好形象。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