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耳河畔“烟火气”,最抚汝州百姓心。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面对河南省汝州市“六稳”、“六保”艰巨任务,汝州市工信局不等不靠,发挥行业部门优势,拓展思路,开辟新途径,精心指导17家特色加工业扶贫车间入驻企业,积极生产经营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保障了贫困群众就业,让利给市民百姓,提振了汝州经济社会发展,为汝州发展注入新动力。
汝州市工信局狠抓三个关键,为服务扶贫车间入驻企业稳健发展下足了功夫,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油助力。
“俺今年54岁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照顾,生活开支大,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是扶贫车间给了俺一条致富路。”7月12日下午,在王寨乡大刺湾村超强鞋业的王桃云,对前来指导生产的汝州市工信局副局长王继英说,“培训时月工资1500元,我现在按件算工资每个月能挣两三千!”。
为达到吸纳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一人务工促全家脱贫”的扶贫目标,通过考察和筛选带贫企业,2017年至2018年,由汝州财政投资,工信局牵头与7个乡镇先后建成了17个钢架结构的标准化扶贫车间。入驻后,企业就近把在家的贫困劳动力组织起来,通过培训后就业而解决了因照顾老人、孩子而无法外出的贫困群众增收难题。
通过工信和扶贫等部门的精心指导和企业自身努力,目前,这些企业生产形势良好,产销两旺。据介绍,2017年以来,汝州市共建设特色加工业扶贫车间17个,总面积1.27万平方米,涉及7个乡镇16个贫困村。建成后,引进服装服饰、加工、花椒种植等企业,2019年共吸纳务工人数566人,其中贫困户244人,人均年收入1.2万元以上,以扶贫车间为依托的产业扶贫,正在成为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稳定器”和“加速器”。扶贫车间的规范化发展让贫困群众实现“务农、顾家、打工挣钱”三不误,也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近和脱贫摘帽。
“挣钱和照顾家两不误,就是老美!”这是扶贫车间里务工的建档户的共同心声。
“咱主要生产工装、校服、运动服等,疫情前产品主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经常供不应求。因疫情,今年很多订单都取消了。”米庙镇于窑村扶贫车间入驻企业信富服饰公司负责人刘兵旗说。现在信富服饰每天增加三四千元的销售额。信富服饰车间目前已给贫困群众提供320个工作岗位,今后,该公司还将扩大产能,吸纳更多贫困群众就业。
“扶贫车间作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一种途径,现在结合“线上线下”销售,减少环节、让利市民、改善民生,大家都很喜欢。”7月12日晚,指导扶贫车间摊位经营并被购销两旺气氛感染的汝州市工信局局长王玉杰高兴地说。
倾听各方声音,在不断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汝州工信局不断强化扶贫车间入驻企业创新思路,探索‘网红直播’等营销新模式,加速企业规范化、专业化、网络化发展。
通过引导,于窑信富服饰的工作服、牛角岭深井矿泉水、大剌湾超强鞋业的运动鞋、徐庄金银花茶等扶贫车间入驻企业的产品不仅结合阿里巴巴数字化夜市,通过网红直播等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一起助力扶贫,同时在汝州市工信局的牵线帮助下,拓展与重点企业互惠共赢合作,让扶贫车间入驻企业、贫困群众、市民和重点企业实现共赢。
“为贫困群众提低供门槛的稳定就业岗位,拓展企业营销途径,‘网红直播’拉近企业、市民距离让市民得到更多实惠,是我们做好特色加工业扶贫的重点,今后我们将继续持之以恒地把这些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在特色加工业扶贫工作会上,汝州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副市长姚军柱提出明确要求。(石丰周、董磊)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