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太空中67个小时的飞行,一批樱花种子日前跟随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归来,将在广州市从化区择地行培育,生根开花。今天(8月7日),从“中国樱花太空育种”新闻发布会上发出的这一消息,令公众对“上过太空的樱花长什么样”充满好奇与期待。
“航天樱花”选在从化扎根
所谓“太空育种”也叫“航天育种”,就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通过航空器运送到太空,再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或材料产生变异,用于培育作物新品种。
此次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在轨飞行约67个小时,轨道高度约300~8000公里,搭载了种子、苗木、微生物、菌类等多种实验样品,其中就有来自中国樱花文旅产业龙头企业广州天适集团自主选育的‘广州’樱和‘天适’樱等4个樱花新优品种的种子。
在轨飞行期间,试验船穿越的范艾伦辐射带,接受的空间总辐射剂量和微重力环境均与以往神舟飞船、天宫实验室所经历的空间环境不同,为开展空间辐射生物学研究、空间诱变和航天育种研究与实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宝贵机会。
天适樱花研究院胡院长介绍,为了培育出花色各异、花型丰富、花期不同,抗性更强等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优樱花品种,广州天适集团自2018年开始,已在筹备樱花种子上太空事宜。此次樱花种子成功抵达太空,在中国是第一次,在全世界也是第一次。而今樱花从“太空归来”,选择在广州从化扎根发芽,是期望选育更多更优的耐热品种,以适合广州高温高湿环境。
“广州樱”累计种植3000亩
作为广州的本土企业,为了给这座城市打造一张亮眼新名片,传播开放、包容、进取的广州精神,天适集团不但选育了花色艳丽、耐热性强的樱花新品种,还特地命名为‘广州樱’。目前,‘广州樱’不仅在广州市政府、花城广场、保利世贸中心、从化天适樱花悠乐园、番禺宝墨园、南沙十八罗汉山、增城石滩大道等政府机构和公园有种植,而且在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实验中学、广州执信中学等省内高等学府和知名院校都有种植,占全市樱花比达98%以上。
“我们近年来在大力选育各种樱花新优品种,不断丰富广州等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樱花品种。同时,近年对全国的辐射也在不断加大,以‘广州樱’为例,累计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000亩。”天适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贫困村种樱摇身变为“最美乡村”
据中国樱花产业协会执行主席何宗儒介绍,早在2015年,我国樱花种植面积就已经超过10万亩,是日本的数倍,一举跃居世界第一。如今,中国樱花产业涵盖樱花文化、樱花旅游、樱花园林绿化、樱花衍生产品、樱花苗木种植与销售、樱花金融等六大板块。除此之外,更可为国家的乡村振兴和“回归经济”服务。
何宗儒接受媒体采访,面前是太空育种归来的四个品种樱花种子
例如,山东莱阳濯村原本是一个极为典型的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不到400元。为了脱贫致富,当地选择了种植樱花,并通过举办樱花节,推动乡村旅游。通过一系列以樱花为主题的发展布局,这个原本知名度很低、收入低的北方小村庄,迅速走上致富道路。当地许多在外打工的农民也纷纷回乡,参与和扩大樱花的种植和经营,如今当地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已超过20000元。2015年主办的山东莱阳濯村首届樱花节,开幕当天客流超过十万人。因为村容村貌及村经济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濯村因此入选2016年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近年来,樱花旅游在文旅市场的走势持续上扬,生态效益好,景观营造佳,深受群众喜爱,具有广阔市场前景。据统计,从2013年开始,我国的赏樱旅游人数就已突破1亿人次,相关旅游收入约120亿元。2014年,樱花旅游游客约1.23亿人次,同比增长23%,旅游收入达到152亿元,同比增长26.7%。到2019年,当年的全国樱花旅游游客已达3.4亿人次,相关旅游收入超过600多亿元。业界专家估计,樱花产业的规模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可达千亿级。(贺林平)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