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做出重要指示,引用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餐饮浪费现象做出“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的评价,强调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官方微信8月11日发布《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倡议书》,向全餐饮行业、广大消费者发出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引导文明理性消费、创新经营服务方式、推动绿色厨房创建、积极发展大众餐饮和坚持诚信守法经营六大倡议。
餐饮浪费问题、食品供应和安全问题,以及饮食营养问题和食品产业造成的环境影响问题是全人类,也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长期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上月,位于挪威首都、致力于推动全球食物链转型的非盈利组织EAT对G20国家的膳食指南进行评估,发布了题为《食向更美好未来》(Diet for a Better Future)的报告。
报告提到,全球范围内超过100个国家已经或正在推出国家膳食指南,向国民如何更营养健康的饮食提供指导,但中低收入国家普遍缺失国家膳食指南。整体而言,各国的膳食指南鼓励民众更多摄入水果和蔬菜,降低糖分和盐份的摄入量,低于25%的膳食指南建议降低肉类摄入量,很少国家专门推荐摄入全麦食品。
报告称赞了中国、加拿大等国家大力提倡植物为主的饮食举措,如中国指南建议“以谷物为主食,饮食多样化;平衡饮食和运动,维持健康体重;多吃蔬菜、牛奶和大豆;食用适量的鱼、家禽、蛋类和瘦肉。”
根据调查,目前没有国家的饮食消费模式完全符合国家膳食指南,但中国、澳大利亚、印尼、韩国、土耳其、马耳他和西班牙的消费模式符合两条膳食指南,印尼的饮食消费模式得到较高的评价。
印尼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印尼国内对热带森林和泥炭地大规模的开发,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同时拥有世界上对气候最友好的膳食指南和饮食模式。根据EAT的报告,如果全球所有国家都采取印尼的膳食指南并完全落实,粮食生产产生的温室气体将大大减少,在2050年世界人口达到100亿的预期下,粮食生产产生的温室气体量仍会比《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低16%,有助于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内。
研究认为,印尼膳食指南中的蛋白质部分扮演着重要角色,与西方以红肉和乳制品为主要成分不同,印尼流行以豆腐和丹贝/天贝(tempeh)为代表的蔬菜蛋白。印尼卫生部推广的膳食指南实际上基于本国国情,大多数城市外的印尼人难以像其他富裕的G20成员国公民那样购买充足的新鲜肉类和乳制品,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对猪牛肉的禁忌也抑制了印尼对红肉的需求;为了控制国内大规模的糖尿病危机,印尼卫生部鼓励民众通过摄入鱼肉、豆制品替代廉价乳制品和饮料,加上豆制品价格更低,且在马来世界拥有悠久的历史,豆制品成为印尼人的首选。
正如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沃尔特·威利特教授在EAT-Lancet委员会发布的研究报告所说,若要在2050年以前完成健康膳食改造,需要巨大的膳食结构转变;这包括使健康食品如水果、蔬菜、豆类和坚果的食用量增加一倍以上,而较不健康的食品如糖和红肉的全球消费降低一半以上;富含植物类食材、较少动物源食材的膳食既可提升人体健康,又能带来环境裨益。膳食结构的改变可能给经济和消费造成一定掣肘,且这种改变往往只有发生在肉类和奶制品消费水平较高的国家才能产生较大效果,国家层面对膳食结构改变的支持和推广可能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塑造健康膳食习惯的唯一现实方法。
撰稿:本刊特约记者 贾雯雯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