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川普的退缩,中国的担当

发布时间:2017-04-17 14:16:01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文/王芳
    导语:随着美国在气候问题上的消极化,中国坚定履行自身国际承诺,将为《巴黎协定》各方提供信心和“定心丸”,保证这一气候领域重要政治成果的效用。

    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在国会发表演讲,提出民主、共和两党在基建投资、移民改革、医疗改革等问题上进行合作,在气候变化政策方面则语焉不详。
    就在《巴黎协定》生效的两个月后,特朗普1月20日在其就职演讲时明确表达了自己对气候变化的看法,他认为气候变化是中国恶意编造的一场骗局,声称要退出《巴黎协定》。特朗普表示,要废除《清洁电力计划》,该计划意在应对碳排放对公众健康的威胁。此外,他还承诺要重振化石燃料行业,叫停消减煤炭消费的工作,降低可再生能源的财政支持力度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1月18日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主旨演讲中强调,《巴黎协定》的达成是全球气候治理史上的里程碑。我们不能让这一成果付诸东流。各方要共同推动协定实施。中国将继续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百分之百承担自己的义务。
现在,特朗普政府已经执政一个多月了,美国的气候政策正在变化的酝酿之中。假如美国真的退出《巴黎协定》,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一局面?

美国气候政策有待观察
    “特朗普政府对于美国气候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的几个关键的内阁任命,以及这些内阁成员在这些部门中采取的措施。”绿色和平中国大陆项目前总监马天杰告诉记者,在新任局长普鲁伊特的领导下,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将很难有所作为。
    作为一位坚定的“反环保”人士,普鲁伊特曾明确表示反对奥巴马最大的气候政策遗产之一的《清洁电力计划》。而该《计划》恰好是美国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和《巴黎协定》中的重要贡献所在。
    巴西气候观察组织执行秘书瑞多认为,普鲁伊特被任命为美国环保署署长并不算是一个意外,却实在是一个倒退。
    在马天杰看来,普鲁伊特应该会为《美国清洁电力计划》的贯彻设置障碍。同时,他可能也会阻挠更严格的汽车燃油效率标准在美国的推行。另外,EPA的预算面临大幅缩减可能也会令问题雪上加霜。“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几年,美国联邦政府在气候政策方面将无所作为。”他说。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会得到根本性的扭转。由于能源市场正在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革(如页岩气革命和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一降再降),美国经济的低碳化并不完全受到政府政策的左右。此外,在美国的各州,地方政府推动的各项气候和能源政策(如能效提升计划等)也将影响美国气候问题的走向。“普鲁伊特和特朗普内阁并不能为所欲为,因为气候行动议程并不是由总统自己决定。”瑞多表示。
    不过,要废除《清洁电力计划》也并非易事。该《计划》是基于联邦法律而被采纳的,即便是总统也无权单方面撤销该计划。但如果美国真要退出《巴黎协定》,这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却是一个退步。

中国勇于担当全球气候领域的领导地位
    “即便美国不再履行《巴黎协定》的承诺,中国也应该坚定地走自己的低碳化道路,因为这符合中国自身追求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国家利益。”马天杰告诉记者。
    过去几年,为应对空气污染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中国切实采取国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表率。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
    在2016年底举办的马拉喀什气候大会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说,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大方向不会变,中国和美国理应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引导作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政策和行动不会变。
    当前,中国已成功地开始扭转能源结构中“一煤独大”的局面,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稳步下降,随之而来的空气质量改善和经济增长的能源效率提升有目共睹。数据显示,中国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05年的72%下降到2016年的62%。根据《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国规定2020年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8%以下。
    同时,中国目前已经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风力发电设备等全球主要环保产品市场上占据了最大的份额,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蓬勃发展正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成为这个新兴行业的全球领头羊。
    此外,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不断加强同发达国家对话合作,为推动气候变化多边进程、倡导全球绿色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比如,巴黎气候大会期间,为推动《巴黎协定》如期达成,中国积极开展气候外交,充分发挥大国影响力,加强与各方沟通协调。近几年,中国也先后同英国、美国、印度、巴西、欧盟、法国等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就加强气候变化合作、推进多边进程达成一系列共识。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亚洲总监芭芭拉•费楠茉认为,中国如今正逐步成长为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名副其实的领导力量。因为中国认识到,完全从化石燃料到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将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能帮助其对抗长期以来的环境污染和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免受气候变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随着美国在气候问题上的消极化,中国坚定履行自身国际承诺,将为《巴黎协定》各方提供信心和‘定心丸’,保证这一气候领域重要政治成果的效用。”马天杰说,即便中国仅仅“做好自己的事”,也将成为气候领域事实上的领导者,这也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软实力”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公信力。
    正如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环境治理研究员沈•岱波所说的那样:国际气候谈判中更需要被人推着走的已经不再是中国,而是美国。来自中国的诚意也许是我们拯救气候的最大希望。
    (两会召开在即,中国的环保问题和气候变化也是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我们也将密切关注代表委员的相关提案议案,后续将做进一步报道。)

责任编辑:覃诗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