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沙尘暴今天有!小心明天再回流?

发布时间:2021-03-18 15:06:30 来源:中国报道

今天的北京因为沙尘被送上热搜。

坐标位于北京的朋友圈里,今天的晒图都是这样的——

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受上游沙尘输送影响,今天早晨北京市PM10浓度显著升高,能见度下降至1公里以下,出现沙尘暴天气,并于7时25分升级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沙尘暴天气将持续到今天下午,傍晚逐渐减弱。

北京市实时空气质量指数地图(图片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受沙尘影响的不仅是北京。包括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在内的中国北部多个省市均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暴。“从整个强度上来看,我们判断此次是近十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目前已达到强沙尘暴级别。”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主任张碧辉称。

来自蒙古南部

 蒙古国遭遇特大沙尘暴天气(图片来源:蒙古国自然环境与旅游部官网)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此次沙尘天气源起于蒙古国南部。气象专家张明英也认为,根据此次北京沙尘天气的特点,来源不在北京。他对《中国报道》记者称,今天,特别是在早间时段出现的沙尘天气,更准确的类别应该属于“浮尘天气”——与沙尘暴、扬沙同属沙尘天气。

据张明英解释,沙尘暴的特点是风大,能把沙子卷起来,能见度小于1公里;扬沙也是风大,把沙子给扬起来,但是对能见度影响没有这么严重,能见度在1公里以上、10公里以下;浮尘的风并不特别大,主要是在风的上游出现了沙尘暴,沙子就随风飘到这儿来,能见度一般小于10公里。

“今天早晨风不大,是典型的浮尘天气;现在风大了,可能会把本地的沙子也刮起来,这时候说是浮尘也行、是扬沙也行。”张明英说。

属正常现象,但不会常态化

 3月15日,交警在天津市南开区道路上执勤。

至于成因,张碧辉认为主要有两个:其一,从下垫面(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条件看,整个蒙古国包括我国西北地区气温明显偏高,普遍偏高5℃~8℃,且外蒙古大部分地区近期降水稀少,非常有利于沙尘天气发生;

其次,受较强蒙古气旋影响,新疆北部到甘肃中西部、内蒙古大部包括华北北部地区先后出现了6到8级阵风天气,为沙尘天气发生提供了很好的热力和动力条件。

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不太容易成为常态,公众对此不必过分担心。

上图是翻拍的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多伦诺尔镇新民村村民马云平承包的沙地(2000年资料照片);下图为2018年8月10日沙地治理之后的场景。(图片来源:新华网)

在张明英看来,这是非常正常的自然现象,只不过是因为近些年中国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北京周边——特别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卓有成效,再加上全球变暖导致冷空气相对较弱,所以沙尘天气相对少见。而在2000年前后,这一现象则十分常见。

中国天气网统计显示,1961年—1980年,北京共有552天出现沙尘天气,包括扬沙387天,浮尘105天,沙尘暴60天;而在2000年—2019年间,北京共165天出现沙尘天气,包括扬沙93天,浮尘71天,沙尘暴仅有1天,已有较大改善。

宁夏“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重点县——盐池县,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角。

实际上,除了北京,全国的沙尘天气也处在改善阶段。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大气环境气象公报(2019年)》显示:

2000年至2010年,沙尘天气过程较多,平均为15.7次;

2011年至2014年,较前期减少,平均为8.8次;

2015年至2019年,沙尘天气过程有所增多,平均为13.2次,但仍少于2000年至2010年平均。

在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杜贵塔拉镇,工人搬运准备种植的杨树苗。

张明英认为,沙尘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植树造林,但对于部分沙漠地区,无法通过植树改变状况,即使可行,也很难马上见效,“只要有丰富的沙源,再加上天气条件合适,照样还会出现沙尘天气。”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今天亦表示,本次沙尘暴是突发性的,沙尘随大风直奔北京,浓度也远超预测,这说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限,我国生态脆弱问题依然严重,生态环保任重道远。

人工的改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毕竟和大自然相比,成效还算是比较小的,需要慢慢来。张明英说,除了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环境,我们可以做好个人防护,比如关好门窗、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等等。

提防“回马枪”

2020年3月18日,北京迎来大风天气并伴有扬沙,一外卖小哥骑行时货箱被大风吹落。

3月至5月是一年中沙尘天气的高发期。

北京市气象台数据显示——

3月份观象台常年平均(1981年至2010年平均)沙尘日数为2.4天,最多为12天(1954年),2000年以来最多9天(2001年);

最近一次的沙尘暴出现在2015年4月15日;

最近一次的扬沙出现在2020年3月18日。

而除了沙尘天气,近期北方地区也出现了雾霾天气。张明英认为,前一段时期的人们感觉雾霾严重,主要是因为大气静稳,没有冷空气活动。

“所谓的静稳,就是风特别小、大气特别稳定,特别是在近地面层——大气对流层下部的边界层,会形成一个逆温层,上面比下面还暖和,这时候,下面的大气就没法扩散,所以就显得污染物聚集在这儿、比较严重。”张明英对《中国报道》记者解释,再加上水汽比较大,PM2.5颗粒物等与水汽互相影响、凝结,变得更大、消光作用更强,导致人们感觉雾霾天气严重了,但实际上浓度不一定特别大。

“这次北风下来,把前期那种气象条件完全破坏掉了,应该是一扫雾霾、晴空万里,可是这时候,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正好带着一些沙尘过来,所以人们会感觉到比原来还严重。”张明英说,随着风的逐渐变化,空中的尘埃也会逐渐向南方移动,天气就会转好,但是有时候还是会杀个“回马枪”,这种情况需要提防。

3月1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河北省唐山市,对钢铁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开展检查。

“回流”确实有出现的可能。北京气象台预计,明天(3月16日)受偏南风影响,北京地区可能出现沙尘回流现象,PM10浓度将再度短时升高。

对此,张碧辉解释,主要是由于今天在系统性的偏北风作用下,沙尘粒子会向下游传输,包括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都会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等明天北风影响过去之后,逐渐转为弱的偏南风,但下游地区的这些沙尘粒子并没有完全沉降,空气中仍然悬浮有一些沙尘粒子,在明天转为弱的偏南风的情况下,沙尘粒子会向北有一定的输送,形成沙尘回流。

从目前的地面风场预报来看,偏南风的天气主要出现在明天,后天,整个风向转为偏东气流,另外在下游的江淮这一带也有比较明显的降水天气,所以沙尘天气不会出现长时间在京津冀地区来回打转的情况。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左琳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