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2021(第十二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1-03-22 16:13:41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 王哲)3月20日,由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和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节能协会冶金工业节能专业委员会支持,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期货交易所、波士顿咨询公司协办的“2021(第十二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设立主会场和分会场,并设置线上同步直播方式举行。

本届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作开幕致辞。世界钢铁协会主席、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向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发来贺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为本届论坛作欢迎致辞。

胡文瑞指出,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挑战巨大,应积极谋划、尽早行动,开启绿色低碳发展新征程。我国钢铁行业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控制产量有序合理释放,巩固防范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建长期高效稳定多元的铁矿石资源战略保障体系,增强钢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继续坚持绿色低碳和智慧制造两大发展主题,突出技术创新的核心地位,培育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共建钢铁产业生态圈,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持续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全方位推动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于勇表示,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钢铁产业巩固发展优势、迎接未来挑战、实现转型升级的起步之年。中国钢铁行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产业历史变迁、能源结构改善、科技创新发展各个维度,深入研究未来钢铁工业演进之路;应凝聚全行业智慧和力量,在中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中勇担重任,作出积极贡献,为世界钢铁工业绿色发展提供“中国解决方案”,用更加绿色、更可持续的钢铁造福人类,实现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骆铁军表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应抓好四方面重点工作:一是保障“控产能不增,保有效供给”;二是推进铁矿投资,修改定价机制,加强资源保障;三是率先做出行动,抓超低排放,寻低碳路径;四是行对标挖潜,稳企业效益,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强调,为保障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工业要有责任担当,要调整产业、能源和产品结构;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注重开发应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国家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确保产业安全。

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表示,从战略视野上看,国际钢铁工业的发展命题将是共同的,这就是向绿色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应该走高质量、减量化发展道路。中国钢铁企业要走节能、减排、脱碳等绿色发展道路,当前要高度重视脱碳化。中国钢铁工业应在战略反思的基础上,清醒认识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市场-品牌三大约束,理清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方面,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远的战略目标作为引导,适应新常态,正视困难、保持定力,找准方向、途径,调整发展思路。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指出,“十四五”规划的新举措是从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三新”出发的。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十四五”建议和纲要的谋篇布局,都是按照新发展理念确定的。基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涵,杨伟民常委表示,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向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战略全局,开好经济发展的新局,必须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把握格局、循环、开放、整体、构建、系统六个关键词,把握重点任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表示,我国环境资源条件对钢铁行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呈现出越来越高的刚性约束。钢铁行业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行行业,在工业领域中也应率先实现碳达峰,钢铁行业实现碳达峰仍面临艰巨的挑战,还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希望我国钢铁行业能够切实落实新发展理念,在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上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在发展方式上转型升级,加快实现低碳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提出,钢铁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支撑产业和碳排放重点行业,应强化对碳减排的共识,将挑战转化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统筹谋划目标任务,科学制定实施行动方案,推动行业碳排放尽早达峰;应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强化技术创新驱动,发挥行业内大型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头作用,并积极做好参与全国碳市场的相关准备工作,在新发展格局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针对如何推进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与要求:一是严控产能产量,深入推动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加快绿色转型,持续推动钢铁行业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三是坚持需求导向,不断提升钢铁行业供给体系质量。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杨正位指出,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而且是高水平开放。要加大开放力度,建好开放平台,加强开放合作,强化开放安全。这也将为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钱刚,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祝瑞荣,津西集团董事局主席韩敬远,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辉,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毅仁,三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光文,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一部经理金明,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董事总经理胡玲,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分别针对专业化重组打造世界一流的高质量特钢企业,创新、数智、裂变——南钢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面向高端调结构、创新引领促转型,绿色制造、和谐共生,持续提升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新优势——河钢集团“十三五”发展成就与“十四五”发展思路,实施智能制造、加快推进钢企高质量发展,发展钢材期货、服务钢铁行业,共创数字化、低碳钢铁未来,钢铁行业碳达峰目标和实施路径等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热点及企业实践经验作主题报告。

“十四五”是钢铁行业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窗口期,本届论坛以“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碳达峰、碳减排、碳中和”——钢铁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为主题与会领导、专家及代表共商新时代我国钢铁工业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实施路径,共享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为科学谋划钢铁行业抢占低碳发展先机、科学规划碳达峰及降碳行动计划搭建了良好交流平台,对宣贯产业政策、剖析行业形势、引领钢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和促进交流合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