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接住扶贫“馅饼” 左权乡亲脱贫记

发布时间:2017-05-19 18:34:18 推广来源: 中国网

麻田镇柴城村的村民杨文秀,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通过政策帮扶,他当上了护林员、家里也安了屋顶光伏,一年下来,收入可以过万元。

光伏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近年来,山西省左权县为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因地制宜,推出了各种扶贫“馅饼”,麻田镇柴城村的村民杨文秀便是其中一名受益贫困群众,牢牢地接住了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且吃得有滋有味。

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革命老区,家里供出一个学生,本是一件喜事,但对于杨文秀这样的贫困户来说,却是喜忧参半。杨文秀的孩子在北京一所学校上职高,仅靠家里的三四亩地,生活难以为继。想着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杨文秀内心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但苦于找不到致富门路。

村里来的“第一书记”给村民们带来了很多新信息,杨文秀也逐渐开始关心国家大事,尤其是国家的惠农政策。2016年3月,当地政府和帮扶单位分别补贴8000元、3000元,为杨文秀安装了屋顶光伏,由他自己出资5000元,申请2万元政府贴息贷款。看着屋顶熠熠生辉的光伏,杨文秀也看到了光明:“每年收入7000元,可以持续20多年呢!”

装上光伏,正值壮年的杨文秀并不甘心坐等收益,他还要再找一份工作。为帮助贫困户脱贫,左权县推行生态扶贫项目,发展贫困户为生态护林员,让他们既有稳定的收入,又有体面的工作。吃苦耐劳的杨文秀抓住了这个机遇,也成为了一名生态护林员,春季时他跟着合作社种树,平时照管树林,一年下来收入也有五千多元。

如今,杨文秀的日子越过越好,家里也盖起了新房,但是院子里的一处旧房子他仍保留着,舍不得拆掉。一新一旧两栋房子形成鲜明的对比,见证着杨文秀这几年的生活变迁。谈到未来的打算,“想申请五万元创业贷款,如果申请下来,准备养猪,谁都想越过越好,是吧。” 杨文秀笑着说。(文:李富根 魏博 图:郑亮)#p#副标题#e#

杨文秀坐在自己的老屋前,破旧的老屋里是他曾经贫困生活的记忆。#p#副标题#e#

休息的日子里,杨文秀经常这样坐在沙发上,现在的生活,他觉得很满足。#p#副标题#e#

平时杨文秀在家看看电视、学学电脑,过得很充实。#p#副标题#e#

 左权县大力推行生态扶贫项目,吃苦耐劳的杨文秀成为了一名生态护林员,春季时他跟着合作社种树,平时照管树林,一年下来收入有5000多元。他格外珍惜这份工作,每次洗完工作服都会叠的整整齐齐。#p#副标题#e#

杨文秀的日子越过越好,家里也盖起了新房,但是院子里的一处旧房子他仍保留着,舍不得拆掉。#p#副标题#e#

杨文秀的新房子干净舒适,与旧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副标题#e#

昏暗破旧的老屋变成了杨文秀的厨房,脱贫之前的他一直住在这里面。#p#副标题#e#

即使现在已经脱贫了,村里和县里的干部们也会经常到杨文秀家了解情况,问问他还需要什么帮助。#p#副标题#e#

村里的“第一书记”和杨文秀交谈,他们之间已经非常熟悉了。#p#副标题#e#

已经脱贫的杨文秀并没有停下脚步,谈到未来的打算,他说:“想申请五万元创业贷款,如果申请下来,准备养猪,谁都想越过越好啊。”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