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行为心理学专家托马斯·普约(Tomas Pueyo)曾针对新冠疫情提出“锤子和舞蹈”的防控模型,即在疫情暴发时采取封城等限制社交距离的“猛锤”方式,将疫情阻遏在医疗体系可以承担的范围内;随着病死率逐渐降至可被接受的范围内,在适当的检测、追踪、隔离手段下,社会可以逐步放开大部分管制措施,回到“舞蹈”的状态——这样便可在尽可能确保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正常进行的基础上,把疫情控制在医疗体系可控范围内,避免造成医疗挤兑和过高病死率。
“锤子和舞蹈”的防控模型在目前世界多数国家的防疫政策中均有体现,一度控制疫情并放宽管制、而后又因后续疫情重启限制令的马来西亚便是一例。马来西亚自今年6月1日起开始第二轮封锁以应对迅速传播的新冠疫情,马来西亚卫生总监形容该国卫生系统“正处于崩溃边缘”,封锁令则要求停止除必要行业和特批行业外的所有经济和社交活动。
虽然马来西亚近日日新增病例数已经远低于五月末9000余例的高位,但“铁锤”封锁措施造成的巨大经济和社交代价意味着“铁锤”始终不是长久之策,政府终究需要尽快通过广泛施打疫苗实现群体免疫,而后开启与病毒“舞蹈”而逐步放松的管制政策。
目前,实现群体免疫对马来西亚而言仍是较为遥远的目标,仅有不到10%的民众已经接种至少一剂疫苗,一般认为疫苗供应不足是接种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其他因素还包括疫苗登记软件存在疏漏、疫苗信息传达不全造成民众疑虑以及接种通知未及时送达等等;而且,民众在马来西亚进行RT-PCR新冠检测的价格高达数百马币,高昂的价格导致许多民众不愿或没有能力主动进行检测,仅雪兰莪州政府提供免费的新冠检测已实现普筛的目标。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封锁令取得成效以及后续疫苗的送达,马来西亚近日的疫苗接种速度已有明显提高。
6月16日,马来西亚国家元首阿都拉召开马来统治者会议并发布声明,认为目前的紧急状态令在8月1日到期后无须延长,政府应当尽快召开停摆已久的国会和州议会。马来统治者共同认为人民的性命与生活是当务之急,政府的抗疫方式应该更具包容性,以赢得各阶层人民的信任与配合。
结束紧急状态的声明得到了马来西亚民众的广泛支持,国家元首也向政府发出明确信号:一是加快疫苗施打速度,二是遵从民意,停止政治内斗。尽管国家元首可能已经在近期与政党领袖的会面中要求其停止政治斗争,专心抗疫,但紧急状态的终止和国会的重启可能又将成为新一轮政治斗争的开始。总之,马来西亚需要“锤子与舞蹈”外的其他举措来有效抗击新冠疫情,更需要一个暂时稳定的政治环境来落实防疫举措。
撰稿:本刊特约记者 贾雯雯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