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史洲铭,生物医学硕士,汝州市杨楼镇人,上海汝州商会会员,上海首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分公司负责人。执业药师、质量工程师、国家二级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在工作期间,发表关于功能性食品结构分析论文1篇;带领公司技术及生产人员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6项;已经申请关于功能食品发明专利1个,立项功能食品发明专利2个。
亚健康,是上世纪末兴起的一个名词,在中国使用广泛。什么是亚健康?就是处于生病与健康之间的一个阶段。这就需要人们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保健常识,懂得自我调理,适当进补,才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多年来,上海首源生物技术公司分公司负责人史洲铭一直以“治未病“为宗旨,致力于保健食品的研发、生产,为亚健康人群送去丝丝温暖。
史洲铭说,“我的家乡,位于汝州市西南汝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子,那里充满了我太多儿时的记忆及满满的乡思,无数个夜里,老家的一木一花,一物一景都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幸福、充实的感觉让我久久回味。美丽汝州,有我这一生都难以割舍的乡情。在异乡的年数越久,对汝州的乡情变得愈发浓烈,希望在条件合适时,能把我的营养事业带回老家,为家乡人的健康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从事药品和保健食品检验
1994年,史洲铭进入洛阳市制药厂,从事药品检验工作。在工作期间,他做了大量的药品有效含量的检测及杂质危害物的分析。在掌握了药品检验的基础上,他熟悉了药品制剂生产的整个过程,并逐渐喜欢上这个行业。为了解上游原料药的制备,1996年,他进入洛阳市友谊制药厂工作,这是一家以生产为磺胺类抗菌药新诺明提供的原料之一——甲氧苄啶(TMP)的生产。在新的工厂,他接触到了原料药品的质检、生产与研发,并参与工厂生产管理及药品叶酸合成的前期研发。
2000年,史洲铭进入上海长甲保健食品有限公司。从事的行业从药品变成了食品,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有幸之前一直从事药品检验工作,面对食品检验一点都不陌生,他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该公司当时产品品种单一,可以学习到的东西不太多,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史洲铭就有了到更大的平台发展的想法。
2001年,史洲铭跳槽到一家加拿大合资企业——上海格尔特保健食品有限公司,从事保健食品的生产和管理。刚到公司时,这家企业还处在初创阶段。他带领工厂的全体员工,从车间设计制作、设备安装调试开始,制定、执行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管理制度,一直到正常的运行生产,一步步把工厂带向正常发展的轨道。史洲铭研发的几款保健食品报到国家相关部门,拿到了相应的批件,并研发了一系列的营养食品推向市场。在新的公司让他有了发挥的空间,能力和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07年,史洲铭的一个大学老师把他介绍到另外一家保健品企业——上海金好尔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在新公司的三年工作中,史洲铭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
从1500平方米的厂房开始创业
2010年,史洲铭和一个河南老乡创立新的保健食品公司——上海首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期初只有1500平方米的厂房,设备也比较老旧,跟不上时代。2012年初,他们搬迁到了新厂,位于上海松江佘山脚下的一个工业区内的2400平方米的厂房。他们购置新的设备以及生产线,做了新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新式的生产布局,前前后后历时8个月。
2012年末,公司取得上海市保健食品生产许可证,开始投入运营。因为生产规模突然增大,原有客户量及订单量都满足不了现有的生产规模,新工厂在前两年经营相当困难。史洲铭带领市场部一起奔波于市场,在两年的沉淀以及不断地拓展市场下,公司销售额逐年上升。
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公司逐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严控质量方面,在现有产量的基础上,逐步淘汰不稳定且自动化程度不高的设备,更新更稳定、更高效的设备,如多列包装机、智能机器人等,增加更多的监控及检验设备,ISO22000质量管理体系也进一步完善并提升,从而生产出让大家更满意更认可的产品。
随着生产品类的增多及备用物料的激增,原有的仓储已经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公司又增加一个3600平方米的仓库来配套生产。2018年,公司生产规模达到高峰,可日产片剂30万片、粉剂产品50万袋、罐装产品1万罐。
第一批营养食品进医院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防病养生谋略,史洲铭认为,中医上所说的治“未病”,就是先预防你得病,这是营养学所必须做到的。如果没有过多的营养支持和营养改善介入进来,不去改善人体的体质,人怎么会不生病呢?这个理念自始至终贯穿到他的创业历程和他研发、生产功能性营养食品的整个过程。
史洲铭是技术出身,本科学的是药学,研究生学的是生物医学,从专业角度出发,他更希望去做一些改善人体功能相关的营养食品。他初期做了7年的药品,但是药品的针对性比较强,它和营养食品还是有一定的区别。随着学习、实践、感悟,史洲铭把他学到的新知识应用到营养食品制造里面。“我的身份从开始的一名执业药师变成了国家级的二级营养师,这是我身份的一个改变,也是我在学习中一步一步地转换。”
最早在医院里是没有营养科室的,营养靠厨房去调理一些煮熟的食品给病人吃,太单一。人生病后,营养跟不上会造成愈后身体机能的恢复比较慢。让史洲铭比较开心的是,他第一期做了一系列的营养食品进入医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时,有一些医院的医生主动到工厂里来,想让我们根据他的想法和要求,设计一些特定功能的产品在医院做推广,比如糖尿病人、高血压病人,还有血脂病人要吃的一些产品等。”
公司生产的特医产品应时而生。特医产品就是在医院里流通的、在医生的指导下给病人使用的一些营养食品。现在公司生产的有特医食品、运动人员吃的运动食品、孕产妇吃的孕产妇食品、婴幼儿吃的婴幼儿辅助食品等,对改善人体机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做营养食品研究比赚钱更开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近年来,营养食品特别是功能性的营养食品一步步普及大众,逐步走进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史洲铭认为,开发、生产新型的、安全的、功能性好的营养食品,将会是未来公司成长并不断壮大的主要出路。
前几年市场上有一种比较火的关于美容的营养品——胶原蛋白,初期在市面上流通比较多的是猪和牛胶原,后来,有一些企业大肆宣传鱼胶原是最好的胶原蛋白。史洲铭就去研究这三种胶原蛋白的分子结构,对它进行分析,发现三者的差异不是很大,都含有比较多的β-sheet结构和其他一些低特征的架构。他才悟出市场上所谓的鱼胶原好,牛和猪胶原不好是一种误导。只要服用一定量的胶原蛋白,不管来源是猪的牛的还是鱼的,它对使用者都有一定的效果。
让史洲铭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一些研究,能够有结果,比如证实了不同胶原蛋白对人体都有益的论文、产品专利的申报。“针对功能食品,我申报了一个国家专利,已经进入实质审查阶段。这个产品既补充优质蛋白,又能调理人的肠道,还能补充益生菌。这些有效的成果比赚钱更让我开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带领研发团队,研发出更多更好更有效的功能性食品,给人们送去健康,送去快乐。”
近年来,汝州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南有汝河沙滩公园,北有怪坡风穴寺,东有城市中央公园。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一到晚上,到处流光溢彩,洋溢着现代化的都市气息。谈及汝州老家,史洲铭说,“这样的汝州,怎能不让人留恋向往。这是我们家乡的骄傲,作为漂泊在外的汝州人,希望我的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好!”(创作单位:汝记融媒体)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