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邱红超,汝州市陵头镇人。西安市河南汝州商会执行会长,陕西省河南商会常务副会长。陕西冠骏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陕西段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铜川市骊山水泥厂股东兼销售经理,平顶山市委组织部聘请的“鹰城引才大使”。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作家冰心《繁星·春水》中这样写道。
谈起这些年的发展历程,陕西冠骏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邱红超说,“现在虽小有成就,但当初创业时艰辛,只有自己知道!有了家乡党委、政府的支持,我们在外创业的游子事业才能做大做强。机会成熟,我将继续回报家乡,为汝州的经济发展多做贡献。”
坚持就是胜利
在年龄很小的时候,邱红超就开始做生意,一路走来,历经坎坎坷坷。14岁那年,父亲给他买了一辆四轮车,跑货物运输,收益不错。15岁时,他在陵头镇段村开了第一家加油站。在这期间,他开图书馆,办商店,生意一直红红火火。18岁,邱红超贷款买了一辆中型客车,跑汝州到郑州客运线路。遭遇撞车事故,他赔偿损失后欠下28万元外债。“这时候我认为自己很年轻,人生的道路还很长,人的一生不会因为失败、痛苦或不幸,别人会怜悯你。我要走出去,还账是我最真实的想法。因为有熟悉的亲戚在西安,我就到了那里。”
到西安后,邱红超首先接触的是建材行业,给别人打工。此后,建材行业一直贯穿他的创业历程。他开过水泥经销部、通信店,并陆陆续续带领老家的亲朋好友在西安开了13家建材连锁店。当销售量达到一定的规模时,他和朋友承包了蒲城县武当水泥厂和铜川市骊山水泥厂;又在白鹿塬上合伙自建水泥厂粉末站,做到了原料、生产、销售一体化。
成功是美好的,过程是痛苦的。筹建白鹿塬水泥厂粉末站时有10个股东,建设期间,由于市场不景气,水泥销路不好,减少到3个股东。依据环保政策的要求,白鹿塬水泥厂后被拆除,邱红超和股东经济损失三千多万元,但为了绿水青山,造福子孙后代,他无怨无悔。
“这些年,我做了许多行业,让我认识到一个真理,不管做什么行业,都贵在坚持。在你最艰难的时刻,选择退出,最后失败的一定是你。”邱红超说。
还了钱心里敞亮多了
经过几年的发展,邱红超的事业逐渐好起来。做人要诚信为本,2001年,他和银行达成还款协议,还了老家创业时欠的外债。当时很多人都说他傻,“老家的钱你就不用还了,谁会跑西安去找你要债?当初我十四五岁贷款的时候,去每家每户找担保人,担保人都是三四十岁。现在我有能力了,不能把担保人坑了。我回去还钱,也是回报家乡,回报担保人。”邱红超说,不管是银行还是担保人对他还是信任的。“现在想想,我把老家欠债一还,心里敞亮多了。还钱之后我再赚钱,心里也踏实。”
水泥行业迎来寒冬
“我从开水泥门市、通信门市开始,中间承受很多人想不到的苦。身心俱疲,但是越累越能激发我的斗志。”2005年,邱红超承包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武当水泥厂,但是效益不好,水泥价格卖不上去,卖出去的都是欠款。他在外边又欠了200多万元的账。这时,如果不干下去,后边的钱也不好收,经过几个合伙人反复商量,他们又筹建了白鹿塬水泥厂粉末站。
做水泥行业就是这么残酷,筹建白鹿塬水泥厂时有10个股东。如果你不再投资,就只有退出。“我们的合同写得很残酷,你只要退出来,给你一块钱你也得退出。其实也没给一块钱,中途退出的股东有给20%的,有给30%的,把他的股份卖了。我们三个坚持到最后,才取得了胜利。”
为了进一步发展,2017年,邱红超和两个股东协商后又承包了铜川市骊山水泥厂。他们签了5年的承包合同,购置了一批原材料,前前后后投资1367万元。铜川市骊山水泥厂每年的产量是60万吨,他们承包的时候,该厂全年就卖5万多吨水泥。接收水泥厂的时候,厂里有140多名工人,仅销售科就40多人。他们日常工作经常都是看报纸,不想承担责任,就是想熬到退休。邱红超进行了大胆改革,“我到厂后第一是把销售科撤销,我负责销售,只留两个人,其他的全部下岗。我们接这个厂68个人就开起来了。”
他们接手后,第一年销售水泥35万吨,第二年45万吨。去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销售25万吨。以前水泥是上门推销,他们承包工厂以后,这种情况基本上不存在,都是先打款再发货。一年多时间,他们就把前面的贷款全部还上,并实现了工厂滚动发展。
春天还会远吗
随着国家有关环保政策的出台,各行业皆开始进行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水泥作为“高污染”行业当然无法置身事外。近年来,“超低排放”概念植入水泥行业,各省市不断加大环保力度,部分地区陆续出台更加严格的水泥行业大气排放标准。
去年,国家拆除了全国环保不达标、产量上不去的水泥厂2000多家,其中就有陕西白鹿原粉末站。为了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邱红超和他的股东们加大投资力度,购置环保设施,大力推进企业环保工作。“为达到国家标准,陕西铜川市骊山水泥厂投资3000万元进行环保设备建设,目前我们全部达标,我有信心把把骊山水泥厂做得更好!”
2020年,邱红超迎来了水泥行业的春天。“经历这4年的摸爬滚打,到目前为止,今年将近30万吨的水泥已经销售出去,生意还不错。”
反哺家乡 建设美丽乡村
没有顽强的意志力,人生就像在沙漠中失去了罗盘,没有了方向。西安市河南汝州商会的成立,给了邱红超前进的方向,让他在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作为副会长,邱红超在汝州商会成立之初,跑手续、垫资金,为商会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鸟儿不能没有翅膀,家乡培养了我,给了我自信心。作为一个农家子弟,在走出老家之后,能有一丝进步都是家乡给予的。”虽然身在他乡,但邱红超一直默默关注着家乡的发展。
近年来,汝州市陵头镇结合汝州市委、市政府部署和安排,确立了东景战略布局,采用党建引领、农户参与、社会资本融入的模式,充分挖掘王湾古窑老宅资源,建设以生态文化为基础、以乡土文化为灵魂、以红色文化为主线的乡村旅游,辐射带动全镇乡村旅游大发展。
邱红超说,“为了反哺家乡,汝州市陵头镇段村王湾开发,我回乡投资200多万元,有幸参与老家的4公里河道的建设,搞民宿旅游开发,为家乡建设美丽乡村,我也要出一份力!”(创作单位:汝记融媒体)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