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闫志轩 报道)山西晋中,是一方红色的热土,早在1925年,这里就有了党的地方组织。左权将军以身殉国,尹灵芝烈士慷慨就义……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光辉事迹感天动地,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谱写了军民一家、同仇敌忾、气壮山河的抗日篇章,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红色资源富矿。
近些年,晋中市在挖掘保护和用好用活“红色”家底上用足功夫,科学规划、加快发展,全力推动红色旅游项目建设,逐步拓展红色旅游市场空间,广泛宣传红色旅游品牌文化,红色旅游影响力日益凸显、市场吸引力不断扩大。
强化保护 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一处处旧址遗址,一座座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一件件历史实物……红色资源革命文物在晋中大地上星罗棋布,承载着信仰信念,彰显着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 (供图:晋中市委宣传部)
2019年3月,晋中市全部11个县(市、区)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晋冀豫片区。
2020年6月,全国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公布,晋中市平遥县、灵石县、介休市被列入晋绥片区,寿阳县被列入晋察冀片区。
晋中市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大革命遗址发掘、保护、利用力度,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促进了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形成“部门联动、军民融合、社会参与”的保护利用大格局。
开展保护,先得摸清底数。2020年,晋中市共申报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56处,可移动革命文物228件(套)。
针对不同级别革命文物遗存险情,晋中市组织各县编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计划书,共申报2021年度项目计划22项。编制完成华北野战军第十八兵团前线指挥部旧址、景尚八路军总部旧址、上口北房局旧址等6处革命文物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积极申报省级专项补助经费。
左权县现有革命文物360处,是晋中红色资源最丰富的一个县。晋中市以左权为重点,积极指导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制定左权县红色保护总体规划,出台《关于开展红色文化遗址公益保护专项活动方案》。同时,组织力量积极创建全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在开展革命文物保护的工作中,“检察蓝”捍卫“英烈红”的故事成就了一段佳话,也成了一个晋中特色。
晋中市检察院联合市文旅局对左权县“八路军杨家庄兵工厂旧址”启动检察公益诉讼,下达检察建议书,使该革命文物免遭拆除,县检察院提供无人机、照相机、录音笔等专业技术设备,为推进革命文物核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物力保障。
“石拐会议”纪念园。 (供图:晋中市委宣传部)
随着民众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社会力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中。
多元融合 让红色旅游“热”起来
红色旅游与多业态融合发展,新产品、新线路、新模式不断涌现,让游客有了更加丰富的选择。
晋中市利用丰富红色资源,深入挖掘拓展景区内涵,精心设计实地学习路线,推出“走红色印记,悟思想伟力”为主题的“红色+”党史文化主题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晋中市各级党组织利用红色资源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百业百人讲百年”等主题活动4900余场,参加人数达36万余人。
红色元素巧融景区。晋中市将红色革命故事、展馆展陈思路融入景区讲解中,通过科技平台、5G智创等方式,把党史文艺作品融入景区、推向百姓。介休市把新编晋剧《焦裕禄》、创作新编晋剧《抗日英雄韩奎》等舞台艺术作品,安排在绵山景区、张壁古堡等景点演出,让游客重温红色经典。昔阳县重新修编大寨景区讲解词,发挥“大寨+5G”项目优势,建设智慧旅游、智慧广播、景区VR等平台,创新宣传媒介,突出红色历史,赓续奋斗精神。
榆次农村第一个党支部——长凝高家山党支部旧址。(供图:晋中市委宣传部)
推动红色革命文化与传统旅游产品大融合,延长红色旅游产业链,发挥红色旅游集群效应。寿阳县龙栖湖景区将红色文化和旅游产品相融合,建设红色文化教育体验项目,建立党建书屋、开展抗战时期模拟活动、老年人回忆历史等,打造“红色+生态”“红色+休闲”等“红色+N”游学教育新模式。祁县红海玻璃文化艺术园景区研发红色旅游纪念类文创产品,通过手绘、描金、堆花等深加工工艺,将红色故事融入玻璃作品中,深受广大游客青睐。
针对青少年群体,组织红色教育研学旅行,全力打造红色研学产品,开展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等各类课题研究,开发红色精品旅游新线路……
从红色景区到文创产品,从红色研学到课题研究,从艺术作品到科技再现,多元化的呈现方式,让红色文化熠熠生辉,晋中的红色旅游真正“热”了起来。
提质升级 让红色品牌“亮”起来
晋中市立足打造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做优“一城一院一古镇”晋商文化国际品牌,做强“一山一水一支歌”红色太行国家品牌、做大“一谷一带一高地”都市休闲山西品牌。特别是依托太行山,东山五县深挖太行精神红色血脉,打造高品质太行游、红色游,突出提质升级,打造红色旅游晋中品牌。
左权县域内密布的红色遗址,依稀可见的抗战场景,成为极其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桐峪·1941项目依托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以实景穿越手法,最大程度还原复建遗址资源及历史故事;左权将军烈士陵园,是一处很有教育意义的革命纪念馆;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通过丰富的革命文物、实物资料,彰显了左权县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
八路军一二九师西河头纪念馆。(供图:晋中市委宣传部)
巍峨的八赋岭下,和顺县石拐村镶嵌于逶迤山路中,八路军“石拐会议”纪念园便在此地,是八路军总部及三大主力师在太行山烽火岁月的缩影。“石拐会议”纪念园由会议旧址、纪念馆、纪念碑三部分组成,纪念碑直指云霄,似一把出鞘利剑,亮出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革命意志。
红色景点是红色基因的“孕育地”和“储存库”,其魅力来自于革命文化的博大精深、革命人物的感人事迹、革命精神的时代光芒。
“我生是共产党的人,死是共产党的鬼!”“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寿阳尹灵芝烈士纪念馆,至今回荡着党的女儿尹灵芝生命最后一刻呐喊;解愁乡种子坡地道战革命纪念馆,记录了当年日军入侵寿阳后,为躲避杀戮,种子坡村的村民挖山洞、地洞藏身,组织两次较大型战斗无一人伤亡的革命事迹。
昔阳县作为革命老区,拥有较多的红色资源,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留下了珍贵的革命遗址。全县拥有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50余处。
榆社县不仅有着俊秀山水、古朴民居,也有着令人留恋的红色文化。这里的韩庄修械所是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在太行山区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兵工厂,也是中国现代军工事业的先驱。馆内展出了当时八路军使用或缴获的武器装备、生活起居用品及修械所复原实体模型等,吸引了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
根植红色土壤,传承红色基因,晋中红色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正在稳步提升。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