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研处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支持的“第一届中国之治·基层治理创新论坛”以线上形式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新视野》编辑部的学者以及来自北京、天津、陕西的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受邀参会并作主题发言,深度探讨我国基层治理理论与实践,为推进基层治理创新积极建言。此外,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等近百所高校的师生、多地政府工作人员及多家权威媒体参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张树华在致辞中强调,在基层,中国之治是宏大的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析基层面临的问题和总结基层治理经验要处理好的五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文书回顾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发展、介绍了社科大科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并强调了举办此次论坛的重要意义。
在上午的论坛上,来自多个领域的嘉宾分享了各自的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少来教授,通过分析礼治秩序与现代社会基层治理的关系提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教授聚焦基层治理中的长鞭效应,指出在当前治理中层次多、传递路径长等问题,而解决方法在于剪裁长鞭,推进放管服改革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宏山教授,认为社区治理需要多元主体发挥作用,进行党、政府、市场等多主体跨界合作。华东政法大学法治政党与国家治理研究所所长徐家林教授强调在社区治理中发挥市民自主治理的重要性。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席伟建副教授以深圳为个案,分析了社区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的实践经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孟天广副教授结合北京市改革,基于人感城市和物感城市的比较分析,指出数字时代治理中“接诉即办”链接城市和市民,围绕市民诉求,做好主动激励和回应,是基层治理的创新。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万鹏飞副教授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对“接诉即办”的基层治理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工委秦磊书记,以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的探索与实践为例,分析了雷锋精神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天津市滨海新区杭州道街二级调研员胡磊华从技术角度,对“智能化”社会治理中的基层治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下午的论坛上,与会嘉宾继续分享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贠杰教授分享了基层治理中的干部激励问题,提出用有效的激励相容方法补足基层治理的制度短板,探索基层治理中干部激励的创新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王华春教授从现代化和治理方式创新的背景入手,提出城乡融合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创新发展。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胡志平教授关注基层治理效能问题,认为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应该依赖于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分工,多元主体的联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赖先进副教授认为基层治理科学化需要实现基层治理规模与基层治理资源配置的适配。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陈承新副教授针对网络空间的群众工作,提出扩展结构功能、优化组织载体、完善平台的留言与回复办理机制和通过网民评价来考核监督留言办理等措施。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李锋副教授就“闹大”过程中的共谋与对立,提出基于公共知识理论的分析框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郑建君副教授认为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通过提高政府透明度和聚焦公共服务供给增加了公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程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张宁副教授从实例出发阐释了基层执法人员的伦理责任,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和激励机制,注重基层执法者荣誉,推动职务和职级改革等增强伦理责任。《新视野》编辑部余茜副研究员分析了群团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优化路径。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三亚学院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包雅钧研究员提出基层党建的创新在于促进国家和政党,政党和社会的双向互动。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工委唐兵兵书记介绍了朝阳门街道以“接诉即办”为抓手,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经验。陕西省汉中市卫健委张弦主任介绍了汉中市基层疫情防控的实践和经验。原天津滨海新区网格中心负责人范杰武处长分享了天津滨海新区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典型做法。
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蔡礼强教授总结致辞。他高度评价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并代表学院感谢各位发言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会议的组织者。蔡教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新重组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基本情况,尤其是科教融合的进程,希望与各高校、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有更深入、广泛的交流合作。同时也指出,学院全体师生会继续努力,力争将本论坛办成具有连续性的、有影响力的基层治理创新论坛。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