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建设

新能源商用车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产业联盟破局协同难题

发布时间:2025-11-13 14:25:52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2025年11月11日,一场聚焦商用车产业变革的盛会——2025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大会在武汉经开区隆重启幕。会上披露的一组关键数据振奋人心:今年9月,我国新能源商用车单月销量强势攀升至8.3万辆,环比增长26.2%,同比激增71.9%,市场渗透率历史性地首次突破30%大关。这一里程碑式的跨越,标志着我国商用车产业的新能源化转型已从示范探索步入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快车道。

 

2025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大会现场

本次大会构建了“1+1+6+N”的立体化交流体系,旨在深度把脉产业脉搏,共谋发展良策。具体包括一场高层次的VIP闭门会议、一场汇聚智慧的主旨大会、六场紧扣行业脉搏的热点专题论坛以及多项形式多样的同期活动。六大专题论坛精准聚焦技术创新、出口市场拓展、专用汽车发展、市场趋势前瞻、低碳节能路径以及前景广阔的氢能源商用车等核心议题,全方位覆盖了当前商用车产业转型的核心与前沿。

产业突破显著,挑战犹存需合力攻坚

 

中汽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致辞

中汽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在开幕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我国商用车产业取得的显著突破。他指出,新能源渗透率突破30%仅是起点,智能网联技术也已迈入“深水区”,例如L4级自动驾驶重卡已在G6京藏高速成功完成了北京至张家口段的全程跨区域运输示范,展现了技术落地的巨大潜力。然而,安铁成也清醒地指出,行业的深度转型仍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质量标准体系如何快速适配新技术发展、核心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尚不均衡、产业链上下游的价值链协同有待加强等问题,仍需全行业凝聚智慧,共同破解。

 

活动现场展示的新能源智慧商用车

作为支撑国民经济运行的“动脉血液”,商用车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的实施、民生保障的顺畅和产业升级的根基。其新能源化、智能化、低碳化的成功转型,对实现交通领域“双碳”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塑造制造业新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联盟应势而生,构建生态共破难题

为应对产业转型中的共性挑战,推动新能源重卡这一关键细分领域加速发展,本次大会的一项重要成果——“新能源重卡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该联盟由中汽中心牵头,联合了新能源重卡领域多家产业链骨干企业共同组建,旨在构建一个开放、共享、协同的产业生态平台。

 

活动现场展示的新能源重卡

联盟将聚力聚焦五大核心研究领域:共性技术的协同攻关、政策法规的协同共建、交通与能源融合的协同互联、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深化。为了确保实效,联盟将采用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针对具体项目和关键难题,动态设立覆盖产业政策研究、标准法规制定、核心技术突破、国际市场开拓等方向的专项工作组,力求精准发力,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堵点”与“痛点”。

 

活动现场展示的无人机植保服务车

联盟秘书处单位代表、中汽中心武汉检验中心整车及智能网联试验研究部部长杨聪在介绍联盟规划时,特别强调了湖北及武汉经开区深厚的产业根基。他表示,湖北作为全国重要的商用车制造基地,拥有从整车到零部件、从研发到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条。尤其是武汉经开区,汇聚了众多整车龙头企业、密集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和实力雄厚的科研机构,形成了显著的产业集聚效应。联盟将充分依托中汽中心武汉检验中心在测试验证、技术研发方面的强大服务能力,积极联合本地车企、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加速推动电驱动系统、智能驾驶、氢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在本地实现突破与产业化,从而提升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水平,辐射带动全国商用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此次大会的召开与新能源重卡联盟的成立,不仅是对前期产业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面向未来挑战的一次集体动员。在“双碳”战略的指引下,随着政策、技术、市场与资本的持续共振,我国商用车产业正以更加开放、协同的姿态,驶向绿色、智能的崭新未来。(文/陈必勋  图/武汉市经开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局)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