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8日,由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主办、中国电子学会承办、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和阿城区教育局支持的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公益行动“启迪义教”项目黑龙江站启动仪式在阿城区红星镇中心学校隆重举行。中国电子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杨晋,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包亚奎,黑龙江省科协科普部部长李晓初,阿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文利,中国电子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沙有威,阿城区教育局副局长邢文帅,中国电子学会、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阿城区教育局信息科、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巴彦县教师进修学校的相关人员出席启动仪式。阿城区、巴彦县8所学校受捐助学校领导、学生代表等相关人员参加启动仪。中国电子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分队队长吕强主持仪式。
杨晋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在全面推进 “五育”并举中,尤其是要加强科学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做好青少年素质教育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工作,是需要从一点一滴的细致工作中着手落实的。当前,在基础教育特别是乡村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所面临的信息科技教育的优化升级,更是摆在一线科普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希望藉此活动,唤起更多乡村孩子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共同为推动黑龙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为提升青少年整体科学素质水平,建设伟大的创新型国家贡献中国电子学会全部力量。
黄文利在致欢迎辞中指出,今年阿城区教育局正在全力推进“五区创建”工作,向科技创新教育强区迈进之际。中国电子学会走进龙江,走进阿城,举办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公益行动“启迪义教”项目活动,既给我们送来了科技教育的“及时雨”,烹制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普“盛宴”,又将科学的火种撒遍龙江大地,点燃了更多乡村孩子的科技梦想。同时,还为一线乡村教师和志愿者提供专业、实用、可持续的培训发展和服务支持,不仅把优秀的科普课程送到乡村学校,还留下更多“种子”教师,助力乡村学校实现科技教育的“自我造血”,为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赋能。希望受资助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辜负期望,守正创新、踔厉奋发,用科技和教育的力量点亮希望,焕发乡村教育新活力。接受培训的教师要结合信息科技的最新发展,开拓创新,自信自强,不断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创造的科学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杨晋、沙有威代表中国电子学会向阿城区、巴彦县8所学校捐赠了机器人编程器材80套、无人机飞行套装器材48套、3D打印机16台,以及教材、科普宣传册等科普器材,总价值50万余元,帮助学校完善信息科技教学的配套设施,为面向乡村中小学生的科学知识普及提供硬件保障。
与会领导走进首批乡村学校信息科学实践兴趣班——红星镇中心学校创客教室参观调研。在随后的机器人编程公益课堂和无人机公益课堂上,公益科普专家与行业专家们为学生讲解了机器人和无人机的相关知识,并指导学生现场组装和实验,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科技的魅力。培训现场气氛热烈,深受师生喜爱。并于29日召开了乡村科技教育座谈会,老师们纷纷表示,本次课程内容丰富,培训细致,囊括了结构搭建、编程语言、教学设计等多个环节,为今后学校开展科技知识学习指明了方向,受益匪浅。
未来,阿城区将借此启动仪式契机,管好、用好中国电子学会捐赠的科技设备,充分发挥其作用。培训好教师,让学生真正从中受益,不辜负中国电子学会的真情厚谊、科技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各级领导的殷切希望。学校会再接再厉,用科技的力量点亮乡村孩子们内心的希望,打造乡村科技教育品牌。
(文/图 阿城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