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2-11-04 13:31:40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微信图片_20221103123537

会议现场

2022年10月31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被中宣部列为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院党组成员赵奇,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部主任、学部委员李培林,国防大学原副政委、中将李殿仁,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崔建民,中宣部出版局图书处处长王为衡,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丰子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教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院党组成员赵奇指出,对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准确深刻的理论阐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高度的历史自信,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出了有别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特质,也为世界文明展现了崭新形态。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度重视这一研究领域。在院党组领导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完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丛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为党的二十大献礼的重点出版项目之一。丛书旨在深入阐发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不同文明领域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力求全方位鲜活呈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已成功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赵奇表示,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是在新征程上继续拓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指南针,更是当前加强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的动员令。希望广大学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强烈的历史担当、鲜明的创新意识,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的中国方案,不断加强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研究阐释和宣传宣讲,努力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贡献学术力量。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部主任、学部委员李培林表示,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社会主义文明。长期以来,人类现代化的主线在理论上被塑造为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历史终结论”等论调在西方学术界一度盛行。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用事实宣告了以上理论的武断。第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由东方文明孕育的现代化文明。人类现代化一直被国际学界视为西方文明的扩展和延伸,尽管此前也有日本等东亚经济体的现代化崛起,但并没有从理论上改变这种思维定式。关于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知识分子走过了复杂的心路历程。虽然在探索走向现代化的初期,近代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与传统文化的断裂取向,但必须看到,中华传统文化浸润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对近代中国变革图强的思想理论进行着深层次的文化熏染,并最终走向了文化自觉。应当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对现代化的艰辛探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的不懈奋斗,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使我们得以从文明的高度,重新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世界意义。

丛书审稿专家、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讲到,丛书主题突出,聚焦重大的新命题、新论断,回应了时代的关切。同时,丛书也突出了问题意识,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解予以深度的回答,研究具有针对性,通俗易懂,体现了良好的学风和文风。

丛书主编、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教授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杨洪源博士以书面发言形式向丛书出版发行表示祝贺。他分享了丛书从选题策划到组织编写的过程和体会。他表示,丛书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团队无不为丛书的顺利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丛书的出版只是画了一个分号,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研究阐释仍然要深化。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教授谈到,丛书中每一本都有自己的特点,无论是从理论上、实践上,都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最难能可贵的是丛书在可读性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能够为以后的研究者们认识中国式现代化过程提供难得的参考。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黄如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陶文昭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义良教授、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龚云等专家学者也出席了此次座谈会。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党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对党的百年奋斗伟大成就的深刻概括,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创新的成果标识。丛书深入剖析和探讨了党带领人民在不同文明领域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分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文明》、《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文明》、《守正创新的精神文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共七卷。

丛书创作团队成员40余人,作者单位涵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作者均为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近年成长起来的青年才俊,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院党组成员赵奇为丛书做总序。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