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大庆“油头化尾”产业集群拔地起

发布时间:2022-11-11 14:07:11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10月29日,黑龙江新产投集团龙江化工聚碳酸酯联合项目之35万吨/年苯酚丙酮项目主装置框架顺利封顶。10月21日,黑龙江中飞石化有限公司150万吨/年烷烃综合利用(一期)项目通过黑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这些项目只是大庆“油头化尾”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作为大庆重构产业的重要支撑“油头化尾”挺起了大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IMG_257

据市工信局提供的数据,党的十九大以来,大庆市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油头化尾”项目257个,建成投产177个。2021年,大庆石化产业实现产值1188亿元,90%以上来自“油头化尾”。

今年,大庆新建续建聚碳酸酯联合、150万吨烷烃综合利用、生物质精炼一体化等“油头化尾”项目9个,总投资196.6亿元,当年计划投资41.73亿元,上半年已完成投资9.9亿元。

IMG_258

全力推动“油头化尾”

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1900万吨

工业强省,关键看大庆,突破也在大庆。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省视察时,指示“要以‘油头化尾’为抓手,推动石油精深加工,推动油城发展转型”,为大庆转型振兴指明方向。

大庆闻令而动,地企携手,举全市之力推动“油头化尾”。组建专班、调研、座谈、谋划项目、制订实施方案……

2017年8月18日,大庆“油头化尾”上升为省级战略,9月21日,《大庆“油头化尾”产业实施方案》出台,细化分解23项重点任务,明确推进“时间表”和“路线图”,并严格执行。

2018年3月19日,总投资44.47亿元的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即石化千万吨“大炼油”正式进入《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这个“国家队”大名单,2018年7月7日,项目开工奠基,开启了大庆“油头化尾”产业发展的历史篇章。

经过784天连续奋战,这个包含12个子项目的重大项目于2020年10月26日全面投产,大庆“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的生产规模真正形成,树起了一座转型振兴的里程碑。

作为“龙头”项目,它投产后,每年提供16万吨乙烯、18万吨丙烯、26万吨液化烃、28万吨混合二甲苯、22万吨甲苯,共计110万吨基础化工原料,全部留给大庆发展“油头化尾”产业。

多元并举壮大“油头”,齐头并进一路高歌。

另外两大“油头”项目——炼化增产石蜡、海国龙油550也先后投产。

大庆炼化增产石蜡项目2019年10月开始建设,2020年11月15日全面建成投产。项目能为下游厂商提供更多石蜡原料,进一步拉长拓宽了全市乃至全省石蜡精深加工产业链。

“550项目”总投资116亿元,主要建设40万吨聚乙烯、35万吨聚丙烯、20万吨聚丙烯、230万吨催化热裂解等19套装置。2018年3月正式打桩,2021年5月13日,项目全面投产,打通“油头化尾”全产业链条。

3个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企业为大庆乃至全省“化尾”提供了更多精深加工原料。

大庆市工信局数据显示,大庆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提升到1900万吨,较发展“油头化尾”之前增长29.3%。

IMG_259

“头尾相连”“头大尾长”

11条产业链全部突破

10月31日,气温骤降,让人感到阵阵寒意。

可在龙江化工聚碳酸酯联合项目建设工地,却热火朝天,施工人员顶着寒风,正在开展入冬前的赶工会战。

黑龙江省新产业投资集团龙江化工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贾飞介绍,10月29日,35万吨/年苯酚丙酮项目主装置框架顺利封顶。10月30日,项目第一台塔器设备酚酮苯塔进场。一期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利税10亿元。二期聚碳酸酯项目可研已经编制完成,正开展论证工作。

贾飞表示,此项目作为大庆“油头化尾”产业中“芳烃链”的最后一环,由20万吨纯苯到35万吨苯酚丙酮,再到20万吨双酚A,大庆聚碳酸酯整个产业链条将由此成形。

在延长芳烃产业链的同时,大庆市还着力壮大丙烯产业链,引入了江苏徐州海鼎新材料、中蓝石化等一大批丙烯领域的“大块头”企业。

在150万吨/年烷烃综合利用项目(一期)现场,也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项目部负责人刘勇介绍,目前,总体布置图及相关方案已确定。150万吨/年烷烃综合利用项目及相关配套项目,以烷烃能源为头,衍生出聚丙烯、环氧丙烷、丙烯腈、聚醚多元醇和仓储物流等相对完备的产业链,实现产品材料化、终端化、链式延伸、全链增值,开辟“油头化尾”领域气头化尾全产业链闭合发展新路子,支撑大庆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质量提升。

不同于两个在建项目,在大庆龙凤区海鼎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的海鼎13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项目,2021年11月份开始试生产,目前已经达到装置设计生产负荷,所生产的HP648T、HP668V产品填补了大庆地区高熔指聚丙烯产品空白。

大庆海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义表示,年底前就能把承接的8万吨丙烯原料全部转化为8万吨产量,产值将达7.5亿元。

无论是聚碳酸酯联合项目、苯酐项目,还是高性能聚丙烯项目,它们的基础原料,都来自已经投产的“大炼油”项目。

为承接好“油头”提供的化工原料,大庆提出链式延伸延长“化尾”的发展思路,计划依托常规油、页岩油、天然气资源谋划建设3个百万吨乙烯工程,打造新材料、精细化学品、橡塑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为此,大庆细分出乙烯、丙烯、芳烃、碳四、碳五碳九、减油增化、石油焦、石蜡、润滑油、天然气、生物化工等11条产业链,筛选确定了苯乙烯、丙烯腈等29个主攻方向,油化比由6比4调整为4比6,形成“头尾相连”“头大尾长”发展格局。

只要方向正确,道路越走越宽。

如今,大庆“油头化尾”已经形成“3+N”承载布局:“3”即宏伟、兴化、林源3个化工园区,“N”即每个县区辟建的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天然气加工等一批特色产业园。

今年,大庆市开始实施“油头化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挖掘新资源,拓展新路径,做大炼量做多原料,力争到2024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建成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大庆市将加快项目引建,壮大产业发展规模。在加快绿色发展方面,推动产业升级。(文/图 大庆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