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护航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山东潍坊寿光市公安局立足工作实际,发挥职能作用,瞄准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靠前一步、主动作为,精心研究制定20条工作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立警务专员包靠企业制度
在寿光市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基础上,确立由局领导、警种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警务专员,对全市中型以上企业和省级重大项目精准包靠,每月到企业走访不少于1次,为企业提供防范风险、预防犯罪、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困难。
建立警企座谈会制度
每半年召开一次“警企座谈会”,围绕企业“急难愁盼”,征求意见建议,调整优化服务举措,及时了解掌握需求,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
为企业提供公安政务“一站式”服务
在员工较多的大型企业、园区,通过建立驻企警务工作站、提供预约服务等方式,把户籍、交管、车驾管等3大类101项服务事项送到企业和职工身边,让企业和职工把更多精力放在生产建设上。
优化出入境稳外资外贸服务
在出入境业务办理大厅开设服务民营企业专门办事窗口,无需预约、即到即办。依托12367平台、出入境服务热线,出入境部门24小时服务电话全天候接受企业和群众咨询,向确需紧急出境的企业员工提供证件加急办理服务。
优化海外高层次人才签证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外籍高端人才签证,安排专人对接办证需求,为“人才引进”保驾护航。
优化异地人才电子居住证服务
推行居住证电子证照,通过网上渠道申领获取居住证电子证照并进行“亮证”应用,同时保留申领实体居住证原途径。
优化人才落户服务措施
各基层派出所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进园入企上门服务,实行高层次人才落户“专人专岗”,在派出所设立高层次人才落户“服务岗”,实行一窗受理、全程服务、快速办理,提升人才落户服务质效。
优化交通管理服务
精简非机动车登记流程,推行免填表、免复印,减免业务办理资料手续。设立“急件即办”便民利企绿色通道,引导群众通过交管“12123”手机APP线上办理交管业务,受理群众意见建议投诉、挪车服务等非警情类交通求助。
增强行政执法包容性
编制行政案件“首违不罚”“轻微不罚”“无主观过错不罚”清单,对没有主观故意、未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等实际危害后果,且具备整改条件的企业行政违法行为,鼓励违法人员和企业自行纠错。
优化保安入职通道
适应当前社会就业安置和安保市场需求,依托“微警务”,积极筹建保安员资格考试网上报名、考试预约、背景审查等快速通道。聘用保安“先招后考”,保安从业单位招用保安员,可先行招聘培训上岗,并在30日内考取保安员证。
排查化解风险隐患
在试点基础上,开展涉企风险研判,综合评估涉企风险。协助企业对各类安全隐患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排查整改,加强枪支弹药、危爆物品等重点物品的安全监管,深化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严防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加强园区平安守护
依托“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合成化巡防,整合特巡警、交警和派出所警力,加强对重点园区及项目周边社会治安防控,保障重大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加强企业内部安全保卫培训
对企业进行内部安全保卫专项培训,指导建强保安队伍、完善内保制度和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处置培训,适时组织拉动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帮助企业开展风险评估
与支柱企业和重点企业签订警企共建协议,设立经侦服务专员,采取上门走访、定向服务、专项帮扶等措施,指导完善内部监督制约和管理机制,帮助规避金融风险、防控法律风险。
保护企业合法资金
积极推行“阳光冻结”、“精准冻结”,严格区分合法财产与违法所得、企业财产与股东财产,严禁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第一时间依法返还被侵害企业的资金,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畅通企业依法维权渠道
自觉接受企业家和社会各界监督,依托12389举报投诉电话、12345、民生警务平台等渠道,对公安机关执法服务过程中民警涉嫌违纪问题的投诉举报,第一时间受理核查、规范处置、反馈答复。
严打涉企违法犯罪
从严从快打击阻扰企业返工复工、开展正常生产的违法犯罪活动,严惩寻衅滋事、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欺行霸市等扰乱企业正常经营以及威胁企业人员人身财产安全的黑恶霸痞违法犯罪行为,为企业营造良好生产环境。
加强涉企犯罪侦办力度
建立涉企犯罪侦办绿色通道,对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案件,接到报案后立即进行调查取证,落实专人督办。
加大涉企案件执法管理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大对涉企案件的受案立案监督管理,全面整治有案不立、压案不查、违规插手经济纠纷等问题。健全涉企案件快立快诉和跟踪督办机制,挂牌督办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涉企案件。
加强包容审慎执法
办理案件过程中,坚持依法谦抑、包容审慎原则,严格区分违法犯罪界限,准确适用法律,严格依法办案,审慎适用拘留、逮捕、查封、冻结、扣押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侦查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供稿:山东潍坊寿光市公安局)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