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即是决战,起步即是冲刺。今年伊始,公路分公司积极组织开展2023年一季度项目建设攻坚,精准发力、集中资源、落实责任、量化目标,全力以赴争取实现一季度项目建设 “开门红”,吹响全年项目建设“冲锋号”。
加强项目安全管控,为项目建设“冲锋号”保驾护航
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公路分公司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环保生产责任体系,坚决守住安全环保管理红线。一季度,结合公司领导施工现场带班检查以及安监部日常检查,对各项目现场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同时逐步扩大检查覆盖面,加大监管力度,对涉及危险性较大工序的项目以及管理力量薄弱的项目加大检查频次。
为精准诊断消除现场特种设备安全隐患,从根本上保障特种设备运行安全,3月初,公路分公司邀请特种设备点检中心专家对在建项目部共计15台起重机械开展全面检查。此次检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不仅深入排查消除了项目部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更是通过寓教于检的方式,切实有效地提高了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能力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为项目建设“冲锋号”提供安全保障。
为加强G30两个分部隧道进出洞人员和车辆的管控,保证隧道施工过程安全,项目部在隧道洞口安装了门禁系统(含人脸识别系统)。隧道门禁系统实行人走人道,车行车道,互不相扰,行人与车辆通道完全隔离,实现人车分流,保证人车进出安全通行。随着隧道门禁系统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有力强化了安全管理工作基础,对狠抓隧道安全管理薄弱环节、提高隧道施工安全指数,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隧道施工现场及施工人员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深入推进数字化及智能建造,为项目建设“冲锋号”赋能
公路分公司持续做好BIM技术应用、智慧工地及数字化管控的的数据录入及实际应用工作。根据项目特点,做好智慧工地的应用场景策划和应用深度,为项目管理提质增效。对标先进,充分利用和引进智能化设备,结合项目难点、堵点,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微创新及智能设备应用,提高项目智能建造水平,为项目建设“冲锋号”赋能。
1月3日,G30二分部《基于BIM+GIS技术的G30连霍高速公路清水驿至忠和段扩容改造项目智慧建造创新应用》获得甘肃省第五届BIM技术应用大赛施工组一等奖。G30二分部BIM技术应用贯穿于施工阶段,解决了图纸问题、辅助了方案优化、提供了可视化决策,创建地形,对地形进行高程分析、斜率、流域、方向、等高线分析,为后续BIM技术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有效降低了建造成本,提升了项目的管理能力。2月24日,《BIM 技术助力兰州生态创新城科创大道道路及综合管廊新建工程数字化转型及精细化管理》获评第七届建设工程BIM大赛综合组三类成果奖项,项目在深基坑施工及项目管理中通过对BIM技术的合理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包含场地布置、方案模拟和进度控制在内的问题,并在BIM技术的支持下,还实现了一些创新应用,如实现装配防护楼梯、基坑监测等,为项目管理增加了科技手段,最终为项目实施创造增值效益。
人勤春早争朝夕,项目建设奋进正当时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一年之计在于春,早谋划、早开工,方能开好头、起好步,奋力实现“开门红”,为全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公路分公司各在建项目奋力吹响项目建设“冲锋号”,掀起施工大干热潮。
3月17日,清徐紫林路东延及周边路网配套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紫林路东延K0+580-K0+940段路基开始填筑,标志着本项目紫林路东延段正式进入大干阶段。
2月27日,G30三分部什川黄河特大桥左幅1号墩9根桩基混凝土全部灌注完成,标志着什川黄河特大桥年后复工复产施工建设步入正轨,开始进入主墩下部构造的稳步大干阶段;3月16日,什川黄河特大桥左幅1号墩大体积混凝土承台顺利浇筑完成,至此,什川黄河特大桥完成了全部承台施工任务,标志着全桥主墩施工从“地下”转为“地上”,进入下部结构双肢实心墩稳步大干的施工阶段;3月21日,G30三分部上河坪大桥左幅15号墩15b-0、15b-3桩基开始首钻施工,标志着上河坪大桥正式开工建设。三分部隧道累计完成工程量:全断面初支1531.6m,占比19.5%;仰拱1242.2m,占比15.5%;二衬1128m,占比14.1%。
3月22日,榆中生态创新城科创大道项目开始进行绿化工程苗木种植施工,设计种植苗木有青海云杉、树状月季、山杏、连翘、红叶石楠球、紫叶稠李及日本晚樱等乔木6122棵,标志着榆中科创大道项目具备段落进入了紧张有序的收尾工作。
3月25日,G30二分部槽沟大桥首件现浇横梁浇筑完成,标志着槽沟大桥由桥梁下部构造转至桥梁上部结构施工,这是G30连霍高速清忠段全线首件现浇中横梁。截至目前,G30二分部桥梁工程完成桩基474根,承台51个,墩柱201根,预制箱梁76片。隧道累计完成工程量:全断面初支1630m,占比30.7%;仰拱1061m,占比20%;二衬834m,占比15.7%。
人勤春早争朝夕,奋楫扬帆启新程。十七冶公路分公司将继续保持奋楫扬帆、只争朝夕的拼劲,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不负春光起好步,收心聚力开好局,抢先抓早全面吹响项目建设“冲锋号”。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