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李潇 王琰报道)近年来,潍坊市潍城区总工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聚焦“六个维度”,持续放大劳模工匠“引领效应”“聚合效应”“辐射效应”,把劳模工匠精神打造成职工争先创优的一面旗帜、见贤思齐的一把标尺,不断引导全区广大职工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提升“高度”、转换“角度”,发挥劳模工匠“引领效应”
立体宣传展示新风采。举行“中国梦·劳动美”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美德潍城 最美职工”颁奖典礼,隆重表扬了40名潍城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开设“劳动者风采”和“劳模工匠风采”等专栏,在潍城融媒体、微信公众号、潍城发布等平台精彩呈现。编纂出版《工匠精神 劳模风范—潍城区劳模影像志》,收录来自潍城区各条战线的309名劳模,让劳模工匠成为广大职工前行的“引路人”。
基层宣讲引领新风尚。建立“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模式,线上开展劳模工匠云讲堂,推出“劳动唱响新时代 匠心筑梦向未来”劳模工匠宣讲活动。线下成立劳模工匠宣讲团,进机关、进企业、进车间、进社区、进乡村,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宣讲20场,开展劳模工匠事迹宣讲10场,线上线下参与群众1万余人次。
保持“强度”、把握“力度”,激发劳模工匠“聚合效应”
搭好“创新+联盟”平台。依托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开展创新创效竞赛活动,成立潍城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由单兵作战变成了集体“组团协作攻坚”,更加高效的发挥劳模群体聚合效应。目前,创建各级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工作站)166家,各级劳模工匠带领一线职工共完成技术革新7000余项,推广应用新技术800余项,提出金点子合理化建议17000余条。
构筑“赋能+基地”模式。打造技能人才培养、劳模工匠攻关高地,挂牌成立2个区级劳模(工匠)技能实训基地、3个产业工人技能实训基地,打造66个工会服务职工阵地。劳模工匠带领职工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技术交流活动500余场,确立创新课题56项,受益企业60余家,受益职工2万余人次。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业务专长、技术优势,有效开展服务基层等活动,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500余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40余项。
拓宽“广度”、挖掘“深度”,释放劳模工匠“辐射效应”
以一带十,以十带百。充分发挥劳模“传帮带”作用,推广“一对一”“一带多”师徒传帮带模式,实现了由劳模工匠“1人作贡献”到“1+1群作贡献”的提升。技能提升方面,举办潍城区“劳模工匠带高徒”活动,全区已累计结成各类师徒1349对,培育技能型人才3000余人;志愿服务方面,组织开展潍城区“百名劳模工匠”志愿服务活动,共开展涵盖品德传承、文明交通等方面的多项目叠加的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次,服务职工群众1万余人次。
影响一批,带动一片。助力乡村振兴,市劳模孙仲起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免费对周边村民进行萝卜种植管理技能培训,共培训3200余人次,萝卜种植户扩大到30多户。区劳模马环,用铁皮石斛托起村民致富梦,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铁皮石斛1000余亩,带动周边就业500余人;助力非遗传承,众多手造匠人以潍坊十笏园非遗空间为平台,常年举办培训班,在风筝、核雕等十几个项目领域中从业人数均达到千人的规模。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