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传桢
中国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网络安全能力显著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2018年4月,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并作出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维护网络空间安全、掌握核心技术、汇聚网络人才、晴朗网络空间、加强国际合作、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方面部署网络强国建设,我国网络和信息化建设快速稳步健康发展,网络安全能力显著提升,稳步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党对网信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壮大,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基本建成,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持续提升,网信领域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加快,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有效发挥,网络空间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增强,网络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信创技术大幅度提升,国家网络安全屏障更坚固
2023年6月13日,中国资本市场的科创板迎来开板四周年之际,信息服务商智慧芽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6月13日,科创板534家上市企业专利申请总量为20.8万余件,有效专利总量为11.4万余件,授权发明专利总量为5.8万余件。截至6月12日收盘,科创板534家上市企业总市值超过6.63万亿元,我国信创技术大幅度提升。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报告,2021年底,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7.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系统;中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70.4%,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108%,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4.6亿。
根据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5月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5.6%。报告表示,截至 2022 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开通 5G 基站 231.2万个,5G 用户达5.61亿户,全球占比均超过60%。全国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5亿户家庭能力。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到18.45 亿户,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IPv6规模部署应用深入推进,活跃用户数超7亿,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近 50%。
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 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增长,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 15.4 万亿元,同比增长5.5%;软件业务收入达10.81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 1.2万亿元,同比增长 15.5%。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络安全治理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12月,65.9%的网民表示过去半年在上网过程中未遭遇过网络安全问题,较2021年12月提升3.9个百分点。”
我国信创技术的提升与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为国家网络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智慧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深入阐释了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一系列重大原则和主张,顺应信息时代发展潮流和人类社会发展大势,回应网络空间风险挑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情怀,表达了中国同世界各国加强互联网发展和治理合作的真诚愿望。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下,中国网络空间国际合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展现新气象,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深得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网信事业的重要地位作用日益凸显。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切实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坚持党管互联网,坚持网信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坚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坚持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坚持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坚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网信工作队伍,大力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网络强国建设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今天,网信安全已经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国土安全等多个领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攻防对抗不断升级,网络攻击方法不断创新,网络攻击越来越隐秘难以预测,需要更加领先的威胁发现和态势感知技术。没有最快,只有更快,才能战胜攻击者。应对网络空间安全威胁,已经是摆在所有国家面前的严峻挑战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工作。
在近期俄乌冲突中,双方都使用了高级复杂的网络攻击措施,给对方造成了重大损失,网络战已经成为未来战争重要形式之一。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和研发,加快、加强自主创新和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深入开展网络攻防演习,健全网络安全情报分析机制,完善网络安全综合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到来的网络战争,保护国家主权利益不受侵犯。
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倡导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倡议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义,截至今年2023年2月,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表示赞赏支持。全球安全倡议以“六个坚持”为核心要义,即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等。
习近平主席指出,“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安全命运共同体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安全倡议的深入行动,再次显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局势下领航中国、心怀天下,倡导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合作化解争端,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以团结精神和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的卓越智慧和大国担当的治国理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当今复杂的环境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人类面临更多共同的问题和威胁,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全球各国在网络空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是中国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的又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必将对世界和平发展产生良好、深远的影响,也必将有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