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作家金龙寿的《黑龙的传说》由《人民出版社》再版发行,黑龙江省图书馆收藏这一专著

发布时间:2023-07-24 10:31:50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7月18日,由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金龙寿专著的神话小说《黑龙的传说》被黑龙江省图书馆收藏,并获得精致的收藏证书。

生在鹤岗,长在鹤岗的金龙寿,曾在黑龙江省鹤岗市司法战线工作了33年。并非专业作家的他,退休后,用一年半的时间创作出了5万余字,以黑龙文化为背景,中华龙之精神为主线的长篇神话小说《黑龙的传说》。

2015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让黑龙江的传说首次以完整的故事形式与广大读者见面。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金龙寿对《黑龙的传说》再度打磨,扩充到8万字,于2022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再版发行,首次印刷发行一万册。人民出版社对《黑龙的传说》这本书特别重视,已经着手准备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黑龙的传说》的创作座谈会,这对作者金龙寿来说是莫大的大鼓励与荣耀。

退休后开始搜集黑龙江故事传说

2004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金龙寿,一直想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什么。2012年,他从哈尔滨返回鹤岗,进入鹤岗后,道边巨型广告牌上的“大美黑龙江,大美鹤岗”的字样,让他的内心为之一动,黑龙一直都是个传说,并没有专门的书籍写这个故事,他何不把黑龙的传说创作出来,塑造正能量的“中国龙”,打造“黑龙文化”,为发展黑龙江省旅游文化事业发光发热。

回到家,金龙寿就开始搜集关于黑龙江故事,搜集到的结果只有800多个字,大致都是黑龙大战“白龙”,“秃尾巴老李的故事”、以及“铁拐李寻身”的关联情节,这些传说的内容过于杂乱无章,远不如“牛郎织女”和“白娘子”的故事那样,富于起伏跌宕、动人心魄、催人泪下。至于龙是人还是神?长得什么模样?做了哪些好事?前世今生如何?诸如此类的疑问都不得而知。金龙寿实地走访黑龙江畔村屯,收集资料,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的龙文化,脑海里逐渐酝酿出《黑龙的传说》的故事梗概。

决战白龙

稿纸装满了三纸壳箱

万事开头难,创作《黑龙的传说》,对金龙寿来说可谓难上加难,用金龙寿的话说就是:“要命。”能不“要命”吗?故事脉络有了,但要把散乱的毫不相干的情节关联下去、拓展开来,他茶不思,饭不想,沉醉于“龙”的世界里,不能自拔,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他反复地通读《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神话小说,以此来打磨通篇思路、点燃创作灵感。无论何时何地,哪怕是从睡梦中醒来,忽然灵感来了,“憋”出一个细节来,赶忙记下来,生怕转身给忘记了。

每一个细节都是一道过不去的坎,有时为此呆呆地想了一整天,别人和他说话,他竟然一句也听不见。他觉得黑龙江仿佛是一条时光隧道,他在远古和现代之间往返穿越着。每一个细节都在撕扯着他的神经,憋得他的脑瓜仁儿疼,“可我还是被撂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里,那个柳暗花明的时刻始终没有到来,我感觉此时整个人都快成精神病了。”

“憋”,是对自我的一种极限挑战,金龙寿就这样一次次地从崩溃的边缘爬坡过坎地一路走来,将用心血凝成的细节串成情节,将用汗水结成的情节穿成故事,再将用生命编成的每一个故事读给朋友和家人听,不妥之处反复修改成功后,再进入到下一个章节的创作。

虽然不是专业作家,但在司法战线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被他带到了写作里。写作的每一个细节他都要反复打磨推敲,在写到黑龙的前身书童打翻了墨,弄脏了玉帝刚写完的天书时,金龙寿会不由地问自己,这天书是什么材质的呢?那是在天宫,用玉帛吗?最后,他在翻古书时,他找到了“金丝银布”这几个字,用在小说里,再恰当不过了。

在电子产品广泛普及的今天,金龙寿的《黑龙的传说》,20个章节,5万余字,是他在稿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每次去买稿纸,他一买就是20本,人家还以为他是给单位买的办公用品呢!《黑龙的传说》,堪称金龙寿的“滴血之作”。三纸壳箱稿纸,装满了金龙寿500多个笔耕不辍的日日夜夜。

从小就与“龙”有缘

谈及创作此书的动机时,金龙寿说:“我从小就与‘龙’有缘,父母望子成龙,给我起的名字里有一个‘龙’字;我是喝着黑龙江的水、听着黑龙的传说长大的,深深地热爱着黑龙江这一方水土;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梦想’,我觉得中国梦应该扎根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里,我心里的中国梦就是塑造正能量的‘中国龙’,打造‘黑龙文化’,为振兴黑龙江省旅游和文化事业发光发热。”

在金龙寿的《黑龙的传说》中,黑龙江的山山水水,绽放于字里行间。“美丽悠长的大江两岸,零星点缀着几十个部落。望不到边际的绿茵,毯子似的延伸。勤于耕种,乐于渔业,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过惯了风调雨顺,恬静安然的日子。平时,这儿很静,云朵悬在半空,像雕塑的造型。季风缓缓地吹,唯恐惊扰午睡的牛羊。清晨天际那缕霞光,初映江面泛着细鳞似的波浪,桨声犹如弦乐,弥漫在如诗如画的北国家园。”金龙寿用诗的语言描绘了三江平原的静美。他也描绘了小兴安岭的壮美:“小兴安岭,好比造物主赐给凡间的大船,航行在碧波万顷的绿茵汪洋,矗立在天下无双的三江平原。数千座百米高的山峰,犹如拔地而起的石林,百舸争流的小溪水,奏响着大森林乐章。”书中描绘了三江林海奇景:“红松,白松,水曲柳,樟子松,落叶松,白桦林……像是千万根擎天柱,接地气的大笔,书写着北方大森林的传奇。”金龙寿为人们描绘了黑龙江流域无与伦比的壮美画卷,抒发了他对大美黑龙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浓浓的赤子之情。

《黑龙的传说》让黑龙江更生动

《黑龙的传说》以黑龙大战白龙为主线,交代了黑龙的来历,黑龙本是玉帝身边的一名书童,不小心打翻了墨水,污染了玉帝刚刚撰写的规范人间行为准则的天书,被贬罚下界,托生凡间,落入寻常百姓家。李洪水、书娴夫妇的正直和善良熏陶出黑龙“念儿”正能量的情商。黑龙肤黑,心地纯洁。白龙肤白,内心肮脏。金龙寿告诫人们:美应当内敛于心中,时刻秉承不可以貌取人的审美哲理。

金龙寿在塑造黑龙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众多的人物群像。书娴对爱情的忠贞,李洪水“寻身”的执著,黑狗单青“救主”的忠诚,人参家族“赠链”的仗义,部落首领和百姓们同仇敌忾的团结,“艺仙天地”所展现的人神之间的和谐……从而将人世间最优秀的个性人品荟萃于“传说”之中,将中国的传统美德寓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

《黑龙传说》第二版出版前,金龙寿在北京找到著名工笔画画家王昕利先生,请他画插图。王昕利也是鹤岗人,现为中央美院教授,中国工笔花鸟高研班专家,他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为《黑龙的传说》绘制了13幅精美插图,为新书增分添色。去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与此同时,动画电影《黑龙的传说》正由百人动画精英团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电视剧《黑龙的传说》也在洽谈中。在金龙寿的心里,将来还要在家乡鹤岗建设龙文化旅游景区,推动龙江旅游文化的发展,为中国龙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陆铁男)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