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乐业脱贫攻坚在路上

发布时间:2018-05-02 08:51:32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王兆雷 报道)乐业,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东南麓,东北与河池市天峨、凤山两县相邻,东南依凌云县,西南与田林接壤,西北与贵州省的册亨、望谟、罗甸三县隔红水河相望。是广西最穷的县城之一。

2017年起,乐业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准备了六条政策来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推行战区负责制,打赢脱贫攻坚战

乐业县创新“战区负责制”,层层压实责任,将脱贫攻坚当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来打,划分战区,排兵布阵,实行脱贫攻坚战区负责制。做法是:

1、科学合理划分战区,明确作战任务。以乡(镇)为作战单位,划分八大脱贫攻坚战区,全县8个乡镇为“作战战场”,88个行政村(社区)为“作战阵地”,63个贫困村(含深度贫困村)脱贫出列和14442户61734人(含退出户、脱贫户)贫困人口脱贫销号为“作战目标任务”。县、乡、村同步成立脱贫攻坚作战室,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扎实推进战区脱贫攻坚工作。

2、落实战区司令员责任制。各战区成立指挥部,由1名县委常委任战区司令员,挂点联系县领导任副司令员,乡(镇)、挂点联系后援单位、全体帮扶联系人为战区作战队员。战区司令员、战区作战队员一经确定,不因责任人岗位变化或工作调整而变化,责任承担至战区脱贫摘帽时为止,从未脱贫的帮扶至脱贫后的跟踪帮扶责任一经确定,不再改变,长久落实责任。

3、充分授予战区考评权和决策权,统筹指挥战区事务。授人事权,战区指挥部行使战区内作战队员考核权、奖惩和干部任用建议权,以脱贫攻坚成效作为干部任用、考核依据。授决策权,战区指挥部行使脱贫规划、项目实施、资金管理使用、监督检查等战区事务决策。战区领导驻区督战、协调问题,通盘谋划战区脱贫攻坚事务。通过倒逼工作推进和全责落实,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脱贫菜单”点出“美味佳肴”

——乐业县因村因户实施“一需三提供”套餐式帮扶机制

乐业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要扶谁”“谁去扶”和“怎么扶”的问题,建立“一户一册一卡一菜单”,因村因户施策,实施“一需三提供”套餐式帮扶机制,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做法是:

1、扎实开展调研,摸清群众所“需”

以战区为单位,组织乡(镇)、后援单位帮扶干部和村“两委”干部进村入户开展调研,全面了解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帮扶需求、发展规划等所盼所需。并根据贫困户需求进行分类总结,提供需求“菜单”。

2、瞄准群众所“需”,精准实施“三供”

“供菜单”:运用调研成果,根据贫困群众的不同需求,精心设计制作特色种养、劳务输出、易地搬迁、入股分红、技能培训等6大类41个丰富的“菜单”供群众选择。

“供资金”:根据“菜单”类别、贫困群众“点菜”情况及资金需求量,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满足部门“上菜”落实扶持政策的资金需求。

“供销路”:乐业建立了扶贫农贸市场、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等农特产品销售平台和渠道,对贫困群众的农特产品进场销售给予优先和优惠,保障销路和收入。

3、实施“四大”行动,促进群众增收

(1)实施产业扶贫行动。安排资金3899万元扶持560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户均扶持资金7000元,户均增收1200元以上。

(2)实施金融扶贫行动。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321户2.42亿元,有效解决贫困群众缺发展资金难题。

(3)实施技能培训行动。安排资金1842万元实施技能培训工程,累计培训贫困群众11568人/次,有效提高贫困群众素质能力。

(4)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行动。全县共建成安置房751套,已搬迁入住390户1767人,有效解决了搬迁户行路难、生产发展难、饮水难等“瓶颈”问题。

、打造猕猴桃扶贫产业园,筑牢产业支撑脱贫基础

乐业结合自身特色产业优势,整合资金集中力量打造万亩猕猴桃扶贫产业园,实现“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有20亩、建档立卡贫困户户户有2亩”猕猴桃的目标。做法是:

1、搭建平台,成立公司运作。成立乐业县农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落实人、财、物,由公司专门负责猕猴桃扶贫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实施、管理运营等各项工作。

2、结合县情,科学规划布局。结合全县各乡镇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土地资源等情况,对产业园区进行合理规划布局,规划在同乐镇、甘田镇、花坪镇、新化镇、逻沙乡建设3万亩猕猴桃扶贫产业园。

3、整合资金,确保投入。整合深圳市盐田区、中广核集团扶贫协作产业扶持资金、世行项目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等各类资金共3亿元,分期分批投入建设猕猴桃扶贫产业园,确保产业园资金投入。

4、创新模式,助推村集体和贫困户增收。产业园实行“公司+产业园+村民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营模式,由县农投公司统建统管。全县88个行政村村民合作社向公司分别认购20亩以上,占60%利润,实现全县村村有集体经济;全县贫困户每户认购2亩,占60%利润,实现贫困群众户户有稳定产业收入目标,让贫困户搭上脱贫致富“快车”。

5、成立劳务公司,使贫困群众成为“公司员工”。成立猕猴桃扶贫产业园劳务公司,主要吸纳在产业园认购猕猴桃的贫困群众,使贫困群众成为“公司员工”,劳务输出由公司统管统派,解决贫困群众找工难、收入少的问题。

目前,猕猴桃扶贫产业园已流转土地2万亩,完成猕猴桃种植1.2万亩,全县88个行政村村民合作社签订了认购协议,惠及贫困户2604户10136人,吸纳贫困劳动力960人。

四、建立就医保障机制,落实健康扶贫政策

2017年,乐业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1005户4161人,占全县贫困人口11.44%;患病2888人,其中国家集中救治9种大病47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做法是:

1、落实政策保障

(1)贫困户门诊特殊慢性病和住院报销比例比一般农户提高5%

(2)贫困户住院起付线(二级医疗机构400元,一级医疗机构200元)降低50%以上

(3)贫困户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按甲类药品的报销比例支付

(4)贫困户100%参加大病保险,大病保险起付线(5800元)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10%

(5)建立政府兜底的医疗保障制度,贫困户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不足90%部分由县财政兜底。乐业县财政2017年安排410.8万元对住院报销的6730人次贫困患者进行补助,实际报销比例达94.5%

(6)为贫困户购买一份健康扶贫保险,2017年,我县投入108万元为贫困户购买了健康扶贫保险,保险公司全年共赔付109.3万元,赔付率101.2%

(7)通过县财政为全县龙滩库区建档立卡贫困移民补助养老保险费,惠及1295人,共补助129500元。

2、落实服务保障

全力推进健康扶贫“五个一”行动,使贫困群众享有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确保贫困群众病有所医。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一份健康档案,为贫困户提供一份健康教育处方,为贫困户落实一名签约医生,建立政府兜底的医疗保障制度和为贫困户购买一份健康扶贫保险。

五、实施“五个一批”旅游带动,助推旅游脱贫攻坚

乐业县充分利用“世界长寿之乡”“世界地质公园”等世界级旅游资源,通过“五个一批”助推旅游脱贫攻坚工程。

1、通过旅游企业帮扶脱贫一批。整合全县A级景区、星级乡村旅游区及星级酒店等王牌涉旅企业资源,通过土地流转、企业员工招聘、收购农副产品、项目施工招聘等方式开通贫困户创业、就业快车道,顺利带动全县900余户,3300余人贫困群众实现致富增收。

2、通过扶贫村屯旅游开发帮扶脱贫一批。鼓励和动员乐业县旅游贫困村积极参与当地旅游开发建设,如幼平乡渡口村6户贫困户28人通过小额信贷资金抱团发展休闲钓鱼产业。还通过打造夏福村旅游骑行步道、刷把村大石围创5A项目等项目,开发村屯旅游,使92户380人贫困群众有增收项目。

3、通过旅游技能培训引导进行就业帮扶脱贫一批。对致富带头人、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骨干人才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乐业县贫困群体旅游就业服务能力,引导1200余贫困人口通过旅游技能培训实现就业。

4、通过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帮扶脱贫一批。以大石围创5A项目为核心,火卖户外小镇、甘田镇故事小镇、布柳河创4A景区为支撑点,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吸纳项目周边劳动力,以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带动1100人贫困群众致富增收。

5、鼓励自主创业参与旅游服务帮扶脱贫一批。发展特色种养业、旅游手工饰品制作等自主创业模式,以自主创业参与旅游服务,带动900人贫困群众致富增收。

通过“五个一批”旅游带动,全县共有贫困群众6880人享受到旅游开发带来的红利。

六、小市场解决贫困户增收大问题

——乐业县创建广西第一家扶贫农贸市场

乐业县大胆探索,创建集“扶贫、便民、分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广西第一家“扶贫农贸市场”。扶贫农贸市场以销售贫困户农副产品为主,引导贫困村集体产业、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入驻市场销售其产出的农副产品,对贫困户的农副产品优先进入扶贫农贸市场,解决贫困户农副产品滞销和增收的问题。做法是:

1、建立信息中心,对贫困户农副产品信息进行适时动态管理。由帮扶干部将贫困户农副产品信息收集上报给信息中心,信息员对信息进行汇总并分类提供给市场内经营者,经营者根据信息对贫困户的农副产品进行收购。采购贫困户农副产品行为结束后,帮扶干部、贫困户、经营者三方对当次农副产品交易进行签字确认,作为经营户享受政策补贴的依据,并确保农产品质量关。

2、建立奖补机制,激励经营者进入扶贫农贸市场经营。对进入扶贫农贸市场的经营户,通过免费提供门面及摊位3年;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经营户销售贫困户的大牲畜按成交价的3%,销售小牲畜、家禽、水产品按成交价的6%,销售本地特色产品按价格的6%进行补贴;对于不能直接销售贫困户农副产品,但又确实对繁荣农贸市场作出贡献的经营者进行每户每月800元的补贴;对在扶贫农贸市场内经营者的子女入学优先照顾。

3、建立销售渠道,解决贫困户农副产品销售问题。贫困户农副产品进入扶贫农贸市场后,县政府引导和鼓励机关、学校等单位食堂到扶贫农贸市场进行定点采购或依据信息中心搭建的电商销售平台向县外销售。另外,利用深圳盐田区对口帮扶的契机,把扶贫农贸市场内贫困户的农副产品销往深圳各大超市、农贸市场。

目前,建成的乐业县扶贫农贸市场占地面积5763平方米,共设76个固定摊位,门面66间,分类设置了活禽、日杂、干货、水果等经营区域。乐业县政府投入资金运作扶贫农贸市场,解决了贫困户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增加了贫困户收入,赢得了民心。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