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科工作的日子,像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温情的奇妙旅程,而我与那些患者之间发生的故事,犹如点点繁星,照亮了这段特殊的职业生涯。
记得刚到医院不久,我负责照顾一位高中生患者。初见时,她坐在病房的角落里,眼神空洞而迷茫,对外界的一切似乎都毫无反应。她的头发有些凌乱,身上穿着略显宽大的病号服,整个人仿佛被一层阴霾笼罩着,隔绝在另一个世界里。
我试着和她打招呼,轻声问她感觉怎么样,可她就像没听见一样,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纹丝不动。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会来到她的病房,给她带去一些小零食,哪怕只是简单地坐在她身边,说上几句无关紧要的话。我知道,这样的“冷遇”可能会持续很久,可我仍想试试能否走进她的内心。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坐在她身边,陪她看书期间说起了外面公园里花开得正盛的景象,描述着那些五颜六色的花朵和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突然,她的眼睛微微动了一下,虽然只是很细微的变化,但我敏锐地捕捉到了。我赶忙接着说,要是她愿意,等病情好一些了,我可以陪她去看看那些花儿。那一刻,她缓缓地抬起了头,看着我,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没能发出声音。但我知道,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的坚持有了回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开始愿意和我进行简单地交流了。从只言片语中,我了解到她经历了学业上的重大挫折,又和家人产生了矛盾,长期的压抑和痛苦最终让她的精神不堪重负。我耐心地倾听着她的倾诉,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她的伤痛,我所能做的就是用眼神和偶尔的回应让她知道,我在认真听着,我理解她的感受。
有一次,她情绪突然变得很激动,在病房里大声地说着一些过往的委屈,我上前握住她的手,轻声安抚着她。那双手是冰冷的,微微颤抖着,我紧紧地握着,试图传递给她一些温暖和力量,告诉她现在是安全的,那些痛苦都会慢慢过去。她的情绪慢慢平复了下来,看着我,眼里满是感激和信任。
还有一位年轻的患者小林(化名),是个很有才华的大学生,却因为校园里的一些人际关系问题和学业压力患上了精神疾病。她刚入院的时候,总喜欢抱着自己的书本,嘴里念叨着一些难懂的专业知识,显得很焦虑。我尝试着用她所学专业的一些话题去和她交流,渐渐地,她发现我能和她聊到一起,便开始对我敞开心扉。
我陪着她一起制定康复计划,鼓励她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做自己喜欢的手工折纸,来舒缓情绪。在她折出一个个鲜活的千纸鹤时,我能看到她眼中重新燃起的对生活的热爱,就像展翅待飞的鹤儿。她也会把折纸送给我,仿佛每一张里都藏着她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我的感谢。
在工作的日子里,我见证了这些患者的脆弱、痛苦,也看到了她们在努力康复、渴望重回正常生活的样子。她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每一次露出的笑容,都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进我的心里。我深知,这里的工作或许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轻松,面对的是精神世界出现问题的特殊群体,但只要付出真心、耐心和关爱,就能在她们的黑暗世界里点亮一盏盏心灯,引领她们一步步走向光明,而这些与患者之间的故事,也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最难忘的经历。
(供稿: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