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在线

探索“蓝碳”修复新方式 书写法护生态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5-08-20 09:42:09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法院在审理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中,依法引导被告人即时履行自愿认购碳汇的调解协议内容,成为全省通过跨省域协作购买本省蓝碳替代完成司法修复第一案。

2023年,杜某威、杜某良、杜某超三人在渤海海域使用禁用渔具拖曳泵吸耙刺非法捕捞蛤蜊。后经侦查、公诉至无棣县法院。对该起案件,无棣县法院专门聘请专家库专家,对非法捕捞造成的环境资源损害进行评估,邀请环资领域专业人民陪审员参与庭审。

在案件依法审理的同时,无棣县法院着力做好环境资源审判“后半篇”文章,结合环境资源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邀请县检察院、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海洋发展与渔业局等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就该案及该类型案件的环境资源修复机制进行研讨,尝试探索以蓝碳认购的方式完成对生态环境的替代修复并积极引导杜某威、杜某良、杜某超自愿预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用于购买经核证的山东省内碳汇来实施修复。

2025年8月13日,蓝碳生态碳汇账户核销凭证制发,本案的碳汇认购全面完成,相较于传统修复模式,有效破解了修复周期长、技术门槛高等难题,实现了“生态损害-碳汇修复-价值转化”全链条闭环,为生态司法修复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路径。

惩罚是手段,保护才是目的。下一步,无棣县法院将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持续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让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成果成为“看得见的正义”“走得进的风景”。

小贴士

碳汇: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物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主要包括森林碳汇、草地碳汇、农业碳汇、土壤碳汇、海洋碳汇等。

蓝碳: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中储存的碳,是利用海洋活动中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碳汇认购:一种生态环境替代性修复的责任承担方式。当生态环境受到损害且直接修复不可行时,当事人通过认购碳汇量,由专业机构实施固碳增汇工程,间接修复生态环境。

跨省域协作购买本省碳汇:指不同省份之间通过合作机制,由其他省份的企业或机构购买某一省份(即“本省”)的碳汇资源。该种协作模式既为本省提供了生态保护的资金支持,也为其他省份提供了碳减排的途径,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李建国 李洪滨 游萌萌)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