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林业产业效益最大化路径,以“三权分置”改革为核心,针对林果业“投入大、周期长”特点,聚焦林农“融资难、融资贵”痛点,创新“政银协同+金融赋能”模式,结合莘县农商银行推出“果木情莘”绿色金融服务品牌,推动改革红利加速释放。
一是根据林业产业链经营主体不同需求,“果木情莘”绿色金融服务品牌推出“莘情e贷”“行业客户贷”等系列贷款产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破解林业经营主体融资瓶颈,将莘县农商银行“果木情莘”系列绿色贷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金融工具,打通林业资源资本化路径,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注入强劲动力,为参与林权改革的林农提供精准资金支持。
二是为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莘县构建“政策引导+金融跟进”的联动机制,让“果木情莘”绿色金融服务品牌系列体系精准对接改革需求,政银协同发力,让改革者有“贷”可循。
三是莘县农商银行将符合条件的林权交易服务、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森林碳汇等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推出利率低、手续简便的特色金融产品,推动行业发展。例如,莘县燕店镇林农王某通过流转50亩林地获得经营权证书后,凭此办理“林权抵押贷”80万元,用于建设标准化梨园。截至目前,该行行业客户专项贷款已投放 8000余万元,为林农“贷”来新机。紧密贴合林权改革中林农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差异化产品设计,为不同类型的集体林权改革参与者提供资金支持,解决创业初期资金不足的难题。
莘县农商银行“果木情莘”绿色金融服务品牌的实践表明,通过金融创新与林权改革的深度融合,林业资源不仅能守护绿水青山,更能创造金山银山。莘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呈现“参与度提升、规模扩大、效益凸显”的良好态势。
一是林地流转加速,规模经营成势。 “想流转怕资金跟不上”曾是制约林地规模化经营的瓶颈。“果木情莘”绿色金融服务品牌解决了这一难题,推动全县林地流转面积从2023年的3万亩增至2025年的5万亩,流转率大幅度提升。
二是产业升级提速,生态效益彰显。贷款资金主要用于林地改良、品种升级、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等,推动林业产业向生态化、高端化转型。目前,全县已建成标准化林果基地12个,林下经济示范园8个,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2%,年固碳量增加5万吨,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推进。
三是林农收入增长,改革获得感增强。参与改革的林农通过规模经营、产业升级,收入显著提升。获得“果木情莘”绿色金融服务品牌贷款的林农年均收入达4.8万元,较未参与改革的林农高出62%。莘县大王寨镇林农张某感慨:“以前守着几亩薄林地勉强糊口,现在有了贷款支持,加入合作社搞林下种植,一年能挣10多万,这改革真是改到了咱心坎上。”
截至2025年7月,全县通过该系列贷款带动林地规范流转5万亩,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30余家,林农人均林业增收超3000元,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促改革”的良性循环。
通过政府引导与金融创新的有机结合,下一步,莘县将继续以“果木情莘”绿色贷为重要抓手,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林权改革向纵深发展,让更多林农在改革中受益,让绿色成为莘县乡村振兴的鲜明底色。莘县将以“金融活水”灌溉“改革之田”,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改活了林地资源,更改出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民生效益,为县域林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李翠敏)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