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人民公园广场鼓乐喧天、桂圆飘香,2025年博白县“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博白桂圆产销对接活动在数千名农民、经销商和游客的欢呼声中拉开帷幕。

这是博白县连续第六年举办农民丰收节,也是首次将节庆舞台与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深度融合,旨在以果为媒、以节会友,全面展示“三农”发展成果,助推“博白桂圆”区域公用品牌走向更广阔市场。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一级主任科员覃俊雄,自治区水果指导站高级经济师李秀琴,玉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甘海波,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姚柱,陆川县政协副主席谢卡娜,福绵区政协副主席陈建,玉林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李兴彪,博白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李婷等领导莅临现场,与广大农民朋友共同见证这一丰收盛事。

“今天,我们相聚在‘中国桂圆之乡’,共同庆祝属于农民的节日!”开幕式上,一位扎根基层的村支书代表全体农民致辞。他动情回顾了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博白县锚定乡村全面振兴,把桂圆这一传统产业做出新文章:依托“博白桂圆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立“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打造桂圆全产业链,建设三滩镇桂圆产业强镇、桂圆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多家龙头企业,推动农业生产向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升级。“产业兴了,口袋鼓了,乡村美了,我们扎根农村的信心更足了!”他的话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本届丰收节以“庆丰收·促振兴·兴产业”为主线,精心策划“开幕式+产销对接+沉浸式体验”三大板块。广场中央,20个桂圆主题展台一字排开,鲜果、桂圆干、桂圆肉、桂圆酒、桂圆饮料等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两侧直播间里,网红主播手持手机边走边播,“3、2、1,上链接!”的喊声此起彼伏,线上订单实时滚动。现场还设置传统桂圆烘焙体验区、桂圆文化打卡墙、“丰收大舞台”民俗表演,让游客在品尝甜蜜果香的同时,沉浸式感受千年桂圆文化。
产销对接环节成为最大亮点。来自广东、福建、湖南、海南等地的60余名采购商与本地30家龙头企业、合作社面对面洽谈。活动开始前,县农业农村局提前发布《博白桂圆采购指南》,列出品种、规格、价格、产能“四张清单”,并开放三滩镇标准基地供实地考察。
“博白桂圆肉厚核小、甜而不腻,市场认可度高,今天来就是要把最优质的货源带回深圳。”来自深圳的采购商李先生说。广西博白县桂园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丽则表示,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企业不仅拿到了订单,还与科研院校达成合作,下一步将联合开发桂圆酵素、功能性饮料等高附加值产品。
据介绍,博白县现有桂圆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量约9万吨,综合产值超35亿元,带动3.2万户农民人均增收6800元。下一步,当地将实施“桂圆+”行动,推动桂圆与文旅、康养、电商深度融合,力争到2027年建成百亿级桂圆产业集群,让“小桂圆”真正成为乡村振兴“大产业”。
“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擦亮‘博白桂圆’金字招牌,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广西、走向全国。”博白县委副书记李婷表示。
开幕式在《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合唱声中落下帷幕,但广场上的洽谈声、直播声、欢笑声仍在继续。金秋的博白,因一颗颗甜蜜的桂圆而更加生动;奋进的博白,也将在丰收的鼓点中奏响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梁科勇)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