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将农村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首要任务,坚持破立并举、因地制宜,构建起“镇主体、村主责”齐抓共管的推进机制,结合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载体,精准破解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突出问题,实现破除陈规陋习与培育文明新风并举,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盐窝镇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强调“喜事新办,丧事从简,破除陈规旧俗,反对铺张浪费”,倡树文明新风。各村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传倡导移风易俗的优秀经验做法,同时深入挖掘身边的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等先进典型,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传递正能量,传播善行义举,引领社会新风,让移风易俗如春雨润物,深入人心,并内化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盐窝镇将小戏小剧群众演群众看作为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小切口,编排了一系列能够真实反映农村现实生活和农民朴素情感的移风易俗文艺作品,通过生动鲜活、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把移风易俗政策宣传到群众家门口。
“传统美德续世长,养老敬老成风尚,孝子贤媳故事多,人人争上光荣榜。”南岭村的老扬琴剧团积极响应这一实践,将经典曲目的戏词进行改编,唱出新时代的文明风尚,剧团目前已在本村及周边村演出10余场。老杨琴剧团将政策宣传的主阵地从“讲台”搬到“家门口”,用贴近群众生活的方式,演绎老百姓身边的故事。老杨琴剧团从孝老爱亲、喜事新办、抵制高额彩礼出发,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摒弃陈规陋习。
老扬琴第四代传承人赵运全说:“创作一些新小剧,将乡村文明与移风易俗相结合,通过演唱形式传达给观众,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新风。”
盐窝镇以本土文化为根基,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创新群众喜闻乐见的实践形式,有力推进移风易俗,既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又构建了乡村文化振兴的长效机制,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可复制的文化治理样本。(周渤海 韩层层)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