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绘就“心安村居”的五彩画卷

发布时间:2025-09-05 14:50:55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黄河之畔,碧波荡漾。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张王村以“五彩蝶变”为笔,以“心安村居”为墨,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为“心安城市”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

党建引领铸就“心安之魂” 红帆领航破浪行

“党旗红”引领“发展红”,张王村以跨村联建为突破口,构建“1+4+N”党建联盟,整合4个行政村、5个部门、14家企业资源,打造沿黄农旅产业带。通过注册“梁果”商标、绘制手绘地图、建设庄户学院,形成“资源整合—技能培训—品牌输出”全链条,带动村民年均增收2万元,真正实现“组织联建促发展,党员联心聚民心”。

创新机制激活“红色细胞”,建立片区发展指导服务中心,推行“党员街巷长制”,党员们化身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产业指导员。正如村民王大爷所言:“过去是各村各干各,现在党员带着咱一起干,心里踏实!”

精准服务织密“心安之网” 民生温度可感知

“节日经济”点亮幸福生活,张王村以“五一嘉年华”“中秋游园会”等十大主题活动为载体,打造“可吃、可玩、可摘、可看”的近郊游体验。2024年五一假期,6.3万游客涌入这片黄河滩区的“世外桃源”,70余个摊位让村民户均增收近万元,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口袋里增收”。

“研学+”模式培育新动能,开发农事体验、非遗传承等五大课程体系,吸引3000余名学生参与。村民张大姐的采摘园成为“第二课堂”,她感慨道:“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教孩子认蔬菜,一年多赚两万块!”

多元共治筑牢“心安之基”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三治融合”构建善治格局,建立“村民议事会—环境监督组—乡贤理事会”三级自治体系。通过“百姓夜话”收集民生诉求,组建20人环境巡查队,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违建治理零容忍”。“五老”志愿传递温暖力量,25名老党员、老教师组建“银发智囊团”,开展“一对一”留守儿童帮扶。在“爷爷奶奶陪我看老电影”活动中,82岁的王爷爷拉着孩子的手说:“咱们村,老人不孤单,孩子有依靠,这就是心安!”

空间升级打造“心安之境” 诗意栖居入画来

“农旅融合”重塑乡村形态,规划水上乐园、森林乐园等五大片区,年吸引游客10万人次。村民李大哥笑着说:“现在城里人都爱往咱村跑,说这儿的空气都是甜的!”

“微更新”激活乡村细胞,完成3000米道路硬化,绘制2.2万平方米墙体彩绘,安装41盏太阳能路灯。曾经的废弃坑塘变身“荷花池公园”,成为村民散步的好去处。正如返乡青年小刘所说:“张王村的美,美在既有烟火气,又有诗和远方。”

智慧赋能夯实“心安之盾” 科技赋能守平安

“数字乡村”构建智慧大脑,建设电商直播基地,培训30余名“新农人”;直播间内,黄金梨、草莓通过“云端”销往全国。“雪亮工程”织密安全网,安装18个高清监控探头,组建“义务巡逻队”,实现“白天见警车、夜晚见警灯”。村民王大姐感慨:“现在孩子放学自己走回家,咱们一点都不担心!”

从“黄河滩”到“幸福里”,张王村以“心安”为圆心,以“共建”为半径,画出了乡村振兴的最大同心圆。这里既有“采菊东篱下”的田园诗意,更有“人间烟火气”的温暖现实。“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就是张王村给出的“心安城市”建设最美答案!(周渤海 杜曦瑞)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