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柘林镇渔农社区以打造典型村为目标,聚焦强经济、美环境、好生态、优治理,在集体经济、强村公司运作、环境改善、村庄宜居建设和治理效能优化等方面抓重点、破难点、出亮点,以高质量培育创建绘就高品质乡村新图景。在2025年省典型村第一轮督查评分中,渔农社区荣获潮州市最高分。

渔农社区坚持内外联动、双向发力,一方面深度挖掘本地资源潜力,通过优化土地和物业租赁管理,以资源发包、物业出租等方式,持续壮大集体经济。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盛强介绍:“我们通过三资平台,优化管理在租的土地和物业,全面梳理闲置的土地进行盘活租赁,以集体物业使用权和市场主体合作开发,增加生活区商铺租赁收入,商铺优先优惠出租给有需要的渔农社区居民。2024年度,社区集体总经营收入达到172万元,同比增长59%,保障了集体和群众收入。”
另一方面,社区创新以“强村公司”为引擎,激活劳务经济新动能,注册成立饶平县渔农强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整合周边劳动力资源,实现集体与群众双增收。李盛强表示:“我们整合本社区及周边保洁员等富余劳动力,组建专业保洁和绿化队伍,承接进港公路南延长线两侧垃圾清运服务。两年合同期内,强村公司创收近30万元,既增加了集体收入,也解决了群众就业。公司正积极拓展业务板块,目前正在筹备光伏停车场、光伏长廊等绿色能源项目。”
此外,渔农社区致力于提升人居环境和完善基础设施,通过组建专职保洁队伍、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推进乡村绿化行动、完善公共设施等措施,显著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李盛强说:“社区设立巡查员岗位,日常配合干部开展卫生巡查,巩固整治成效。鼓励居民参与房前屋后绿化,并通过‘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将树木认养与党建积分超市相结合,实现专项管理。在风貌提升上,对主干道沿线农房实施外立面微改造。凤山公园、健身园、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一位居民高兴地表示:“晚上广场上非常热闹,老人和孩子都来这里活动,有唱歌、跳广场舞的,还有暑假学习英歌舞的。大家对环境和灯光都很满意。”
乡村治理效能直接关乎社区发展和居民生活。渔农社区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规范“三资”管理,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激发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李盛强说:“我们修订完善居民公约,将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纳入积分管理,探索‘党建积分超市+树木认养’、‘党建积分超市+复耕复种’等新模式。党员干部包片联户,定期走访,及时回应居民诉求,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居民主动参与绿化美化、出资更换篮球场防护网、自觉维护设施等事例比比皆是,‘村里事’正逐步转变为‘家家事’。”

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渔农社区实现“典型村”的华丽蝶变,产业蓬勃发展,乡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谐。如今的渔农社区,路平灯明、水清景美,既有生态宜居的硬件基础,又有文明向上的乡风民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郑雪云 饶平县委宣传部供稿/供图)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